【專題籽:易零壹綠】
每年夏天,香港的農田一片金黃,因為正是粟米成熟時。如果你問,香港都有人種粟米?是的,而且每年都有農夫舉辦的粟米節,他們種植的粟米數量非常多,一大片粟米田跟足球場一樣大,每棵粟米長得比人還高,用來打龍呃Like絕不遜於花海,更可即摘即食,味道爽甜,採摘過程非常有趣。最重要的,是每支粟米都肩負着推動本地農業的責任。
香港第一個粟米節,在2011年初夏舉行,事緣當年有幾名有機農夫想為同業發聲,所以組織了香港第一個有機農夫組織「有機農友會」,並舉辦首屆粟米節。粟米節,當然不是種粟米賣那麼簡單,他們設立助養粟米活動,讓大家提早以優惠價訂購,待粟米成熟時就可親身收割。他們所種植的品種是台灣「華珍」,爽口夠甜外,更保證不是基因改造粟米,可即摘即食,所以吸引不少人到農場摘粟米。
種粟米,近幾年已經成為本地農夫的恒常活動,當初有份策劃粟米節的有機農夫黃零,今年更是大豐收。由第一年種植4,000棵,到今年在元朗錦上路找到幾片合適農田,一共種了3萬棵。還預計一年種兩造,6月先有收成,11月有另一造粟米。
有機種植 不夠美觀但爽甜
種那麼多,當然一個人是完成不了,全靠他找來農場附近的農夫,組織名為「綠色錦上路」的農夫團體,集合6、7個農夫分工種粟米,每周末開放農場,舉辦摘粟米活動,並有小型農墟和工作坊,賣粟米也教煮粟米,還有不同的活動。黃零說:「當初種粟米就是為了團結本地農夫,聚在一起力量就大,讓更多人關注本地農業,爭取業界權益。」有份團結種粟米的馮汝竹說:「現代的農夫不能再單打獨鬥,怕技術失傳,因為種田工作多,一起務農有人分擔,更可以互相學習,技術才有長進。」
選擇種粟米,原來還有其他原因,就是容易種。黃零解釋:「種粟米工夫比較少,下種子過後,大概2至3個月有收成,其間不用澆水,雨水可提供足夠水份,農夫只需定期施肥,對慣用傳統種植方式、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農夫來說,種粟米是有機耕作的入門。雖說容易種植,但颱風一到,長得高高的粟米有可能會被吹倒,香甜粟米又會引來野豬和蟲害。黃零說:「由於我們希望種得更天然,一般有機農場會用的有機農藥,我們也不會使用,所以難免有粟米被蟲咬。」雖然粟米被咬,看起來不夠美觀,但味道仍然爽甜。
在農夫眼中,粟米由頭到尾都有用。由初熟粟米仔可以連粟米鬚做沙律,被剝下的粟米衣可以加粟米芯煲成糖水,甚至連整棵粟米、枝葉割下可以鋪在田面,既防止野草亂生又為土壤保濕。越來越多農友加入種粟米,不怕產量多,令價格大跌嗎?他們覺得價錢越平,吃本地、有機農作物的人就會越多,本地有機農業就有更多人支持。
綠色錦上路粟米節
地址:
元朗八鄉錦上路大窩村元大路我地農莊
網址:
https://greenkamsheungroad.org/
備註:
6月逢星期六日都有自摘粟米活動,需預約;農墟逢星期日10:00am至5:00pm營業。
營養師教食粟米
由黃零等有機農夫成立的「綠色錦上路」何止種粟米、賣粟米,更找來營養師教食粟米。
註冊營養師李蘭心:
「夏天,除了適合種粟米,更適合食粟米。粟米有豐富水份、維他命B又低糖,很飽肚,可以替代白米等主糧,減肥人士很適合食用。市面有很多基因改造粟米,雖未有數據說明會影響健康,但吃有機粟米當然更安心,也減少吸收化肥等農藥的風險。」
本地粟米食法多
本地有機粟米由外至內都可入饌,加上即摘夠新鮮,不需要花巧製法或調味,以下是營養師李蘭心和農夫們示範的食譜,一棵粟米原來有好多食法。
粟米仔
超市賣的粟米仔,大多已經摘去粟米鬚,本地的粟米仔連粟米鬚,即食以外,加入粉絲,味道爽甜。
粟米粒
摘下的粟米粒最好3天內食用,除即食、做沙律、煲湯,還可以用攪拌機打成茸,加入魚膠粉和淡忌廉做成粟米布甸。
粟米芯
剩下的粟米衣、粟米芯絕非廚餘,不用加糖,就可以用來煮成糖水,消暑祛濕,有降血糖功效。
粟米葉
收割粟米剩下的粟米枝和粟米葉(左圖)可用來堆肥,蓋在農地上,可減野草生長,保護土壤的養份、水份。
撰文:姚敏惠
攝影:劉永發
編輯:謝慧珊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