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同盟搜羅快樂學校

家長同盟搜羅快樂學校

【本報訊】學校功課太多,常遭家長詬病。自己孩子自己救,一群家長兩月前自發組成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收集家長寫的民間學校報告,推出「另類家長指南」,表揚學習氣氛愉快的學校。發起人是3子之父,行動是出於兒女飽受學校高壓教育的自身感受。
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召集人Eiffel有3名子女,讀小一的大兒子在學校被壓迫得喘不過氣。學校課程緊密,有限時間內要教授越來越多課程內容,教師必須確保課堂紀律良好,「變咗好似軍訓咁,轉堂都唔准傾偈」,Eiffel形容兒子為免被罰,經常精神緊張,「做唔到愉快學習」。

Eiffel(右)和Ann認為,學童功課量大及欠休息源自全日制變質。

指全日制變質 休息時數不足

另一成員Ann為全職家長,讀小一兒子讀非名校仍功課量爆標,「每日7、8樣功課,3點半放學做兩個鐘已經5點幾」,溫習過後兒子要趕着吃飯和睡覺,翌晨7時起床,笑言「比朝9晚5工時仲長!」
同盟認為問題源自全日制變質,教育局的全日制小學文件列明一般情況學生留校7小時,小息及午膳時間共100分鐘。
Eiffel為了解全日制推行情況,曾以問卷形式調查,結果發現:「好少學校做到100分鐘(休息),有啲得7、80分鐘,有啲lunch(午膳)時做功課。」
TSA操練爭議逼得教育局發出「家課與測驗指引──不操不忙 有效學習」通告撲火,不過Eiffel指,家長不知內裏列明學校應與家長商討家課政策,包括訂立家課種類、次數和數量分配原則。
Eiffel指現收到逾500份問卷,稍後會將作分析及發表結果,要求政府解釋全日制引發的問題。同盟已陸續邀請家長以用家角度為學校寫報告,介紹非以成績取勝的happy school,「如果儲到幾十間可以出書介紹」。
■記者蕭洛汶

Ann向小朋友派發單張,表揚愉快學習。馬泉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