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500童齊集 與黃大仙上契

最多500童齊集 
與黃大仙上契

【本報訊】相傳黃大仙是位有求必應的神仙,對誠心善信從不「托手踭」,不過如想與黃大仙上契,去到黃大仙祠卻沒有這項「契神」服務。適逢今年是嗇色園黃大仙祠成立95周年,園方應善信要求,將於9月舉行首次集體上契儀式,庇佑小朋友健康成長。是次活動反應熱烈,原來只有95個名額,最終如黃大仙般有求必應,收了逾300人準備上契。
記者:袁楚雙

黃大仙相傳有求必應,常有善信攜同子女到黃大仙祠參拜祈福。謝榮耀攝

民間流傳已久的傳統祈福習俗「契神」,源自古時嬰兒夭折率高,父母會幫孩子上契神仙,藉神明威靈庇蔭子女健康成長。不過黃大仙祠從來沒有契神的科儀(即道教儀式中的既定程序),善信以往只可在坊間自尋方法與黃大仙上契。嗇色園董事柯偉順表示,不少善信想在黃大仙祠上契,今年趁嗇色園成立95周年,園方決定應善信訴求,將於新曆9月近黃大仙誕的日子,舉辦首次集體上契。

須備新衣毛巾碗筷

柯笑言,本來只打算收95人上契,呼應95周年紀念,但活動推出後反應太熱烈,「太多人話『唔好唔收啦!』,所以延長咗報名時間」。活動至今已接受了逾300人申請,柯表示沒有特別限額,但舉行上契的大殿對出廣場地方有限,連同家屬旁觀人數眾多,因此限制報名人數最多500人,額滿即止。
負責當日科儀的道長黃植偉指,如果事前已經有契過神的孩子,欲上契黃大仙也毋須與其他神仙脫契,情況有如普通人契媽契爺也不止一個。
坊間無完全正統的儀式及途徑契神,多數人會先選定要上契的神仙,然後擇吉日去廟中上契,一般要帶同上契物品及祭品參拜。回家後將祭品之一的米煮起,用新碗筷進食,上契儀式便告完成。
黃指嗇色園當日會先讓孩子在廣場站立好,之後會有科儀舉行,包括上香、三跪九叩、代師說教等,將十美「孝、悌、忠、仁、義、廉、恥、禮、節、信」教誨孩子長大成人貢獻社會。他提醒父母要為子女準備一件新衣、一條毛巾及一套碗筷,象徵豐衣足食,園方則會為孩子準備小福袋,內含五穀,讓孩子吃後得健康。柯偉順補充,園方傾向將上契儀式恒常化,或會成為年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