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質疑疏忽無加密

議員質疑疏忽無加密

【本報訊】警方及海關近年曾有人員因遺失USB記憶棒致私隱或機密外洩惹關注,消息稱各紀律部隊其後已加強保安,警方及懲教署都會向須帶機密檔案返家工作的人員,派發有加密功能的記憶棒,確保記憶棒若意外遺失,機密也不會外洩。對今次有懲教署人員在遺失加密記憶棒後,令囚犯私隱影片外洩,立法會議員涂謹申不排除有人疏忽或貪方便,未有啟用加密功能惹禍。
涂謹申形容今次洩密事件嚴重,他指遺失記憶棒內載有囚犯打架影片及一些調查報告檔案,令他擔心若檔案外洩,會否令一些囚犯名字或曾向署方提供資料人士的資料曝光,致影響其安全。他認為紀律部隊應再檢討保存機密檔案的保安問題。

涂謹申

警隊兩年28宗洩密

懲教事務職員協會高級組主席梁仲池則指,從外洩片段所見主要只拍攝到收押所的公眾地方,暫不涉洩露機密設施。
紀律部隊洩密惹公眾關注,源於警隊2008及09年至少發生28宗洩密事件,主要是警員把機密或疑犯私隱檔案帶返家中電腦工作時,因記憶棒遺失又或是家中裝了Foxy軟件,令檔案外洩或散播到互聯網。警隊除處分部份犯錯警員,亦大幅加強電腦保安,包括購置至少2,800支有加密功能的記憶棒,以及一批高保安電腦給警員使用,以防機密外洩。
2011年則有海關督察因遺失未加密的記憶棒,致400多份海關檔案包括及舉報人資料外洩,私隱專員公署亦曾發指引提醒機構人員使用記憶棒時要小心。
■記者莫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