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由農村小孩到哈佛博士生 - 蘇菲

飛常Playgroup:
由農村小孩到哈佛博士生 - 蘇菲

上月,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史無前例地出現了一位中國留學生致辭。要成為哈佛畢業禮上負責致辭的學生代表,絕不容易,須經過三輪選拔,成績、研究和講稿都獲高度肯定,才有此最高榮譽。然而,亦因為他來自中國,整件事又隱隱地令人慨嘆。
這位留學生叫何江,來自湖南農村。他以小時候媽媽用火燒手指為他治療蜘蛛毒,帶出全球科技知識分佈不均的問題,「我們學會怎樣編寫人類基因,發現許多癌病之謎,甚至能用光的變化來控制神經活動……但儘管我們掌握了這麼多知識,卻未能有效地將它們帶給最需要的人群。」
由中國農村窮小子到哈佛博士,絕對是一個勵志故事。而這位哈佛畢業生的視野在知識分佈不均,劍指妨礙人類發展的死穴。隨着網絡發展,著名大學越來越重視知識共享,不過,知識共享的大前提是學術、資訊自由,人們能自由地獲取知識,發揚光大。而政府的審查,卻是學術和資訊自由的最大威脅;在中國,政府審查力度之大,不必多講。
這下子可尷尬了。內地傳媒怎樣報道這個「中國夢」好呢?結果是,大字標題詳細描寫湖南農村孩子如何征服哈佛,叫何江做「學霸」、「寒門貴子」,甚至說「沒有高考我走不進哈佛」。偏偏,畢業禮中最重要的演講內容、那份獲哈佛高度肯定的講稿,則索性從略不談。何江大概沒想到,他講知識需要共享,但他的講稿首先被審查了。窮小子寒窗苦讀,去了一流大學,培養了深邃的視野,卻被矮化成為「高考送入哈佛」,怎不令欷歔!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