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職員冒簽誇大其資產 渣打客買accumulator 突被追2,000萬

指職員冒簽誇大其資產 
渣打客買accumulator 突被追2,000萬

【本報訊】渣打銀行一名職員被指欺騙客戶投資累計期權(accumulator),更多次冒簽文件誇大客戶資產以通過銀行審核。事件去年揭發,銀行報警,同時追收事主因此衍生的約2,000萬元欠債,又凍結其戶口。事主無法借貸周轉,生意暴跌九成,更擔心被收樓,認為銀行監管不善,卻向她施壓追收款項,做法不公平。
記者:馬志剛
李太與丈夫開設中小型貿易公司,2011年一名渣打職員向他們推銷每月獲利上萬元的「生意補貼計劃」,「講到係益我哋,冇乜風險咁,冇提過係投資產品,更冇講過要補倉」。她憶述,該職員只提供全英文合約,英語水平不高的她相信職員推介。
至2014年4月,銀行突然通知李太要補倉,她才發覺不妥向銀行投訴;同年年底該職員調職,接手者來電更新個人資產申報表,她始揭發有人疑冒簽文件報大數,「我從來冇填過,好多嘢都誇大咗,話我持有8位數現金,實際得100萬左右,報大20倍以上」。
她從銀行界友人打聽得知,申報表是銀行用作評估投資客的風險承擔能力,決定是否向客戶出售投資產品。
李太指,渣打數月後主動向警方報案,但同時向她追收因此合約衍生的約2,000萬元債務,且凍結其渣打戶口,又兩次發律師信以收回其抵押自住物業要脅。

李太稱遭渣打職員冒簽個人資產申報表,導致欠債2,000萬。王子俊攝

涉事職員被捕後獲釋

李太到其他銀行借貸,亦因負債影響信貸評級不獲批核,令其公司無法周轉,生意一落千丈。後來她到金管局與證監會投訴,至今無果,「調查緊但咁樣對我哋(追數),好唔公平」。
她批評渣打「完全冇監管,(冒簽)4年都冇人知,出問題只想追錢」。她指簽約購買投資產品源於誤導,故已入稟要求銀行取消合約,「如果要賠8位數,我哋可能要結業」。
《蘋果》向渣打查詢,追問有否涉及其他客戶,有關人士是否仍在渣打任職,渣打僅回覆「不會作出評論」。警方確認去年接獲銀行舉報,案件列作使用虛假文書,曾拘捕一名男子,惟因證據不足以提出起訴,男子經已獲釋。李太表示對此一無所知,對警方經已放人感愕然和無助。
大律師陸偉雄指出,刑事檢控的門檻較高,他認為即使警方因證據不足而放人,事主仍然可以循私人傳票方式提告,只要能夠證明產品銷售是基於有人誤導或虛假陳述而成,就有機會推翻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