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朗德難藉捧盃翻身

奧朗德難藉捧盃翻身

法國上次主辦大型足球賽,是1998年世界盃。當年奪冠功臣之一杜林最近說,法國正面對「經濟、政治和道德危機」,但國家隊如在歐國盃有好表現,就可助掃走陰霾。事實是否如此?
事實上,這18年間,法國已變成完全不同的國家。當年法國憑白人、黑人和北非裔組成的「彩虹聯盟」戰隊奪冠,成法式種族融合典範,令全國振奮。但經過2005年少數族裔青年騷亂和去年巴黎恐襲後,法國種族關係已嚴重毒化,阿爾及利亞裔前鋒賓施馬涉以性愛片勒索隊友而落選國家隊,就引起種族歧視爭議。

塞納河水災禍不單行

法國還正面對其他問題,近月工潮折射出經濟欲振難振,引起的兩極化反應;奧朗德民望低得無可再低,帶來極右上台的憂慮;歐國盃舉行前塞納河鬧水災,更是禍不單行。
分析家指歐國盃對法國經濟助力有限,對政治亦然。英國諾丁漢大學法國研究副教授史密斯指,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兵變罷操」鬧劇後,法國國家隊已失「國家榮光象徵」地位,今年歐國盃是輸是贏,國民都只會當是球賽,奧朗德難望藉此提振民望。
德新社/The Conversation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