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陽的孩子台灣部落深度遊

做太陽的孩子
台灣部落深度遊

本土意識高漲,電影《十年》大收旺場,有台版《十年》之稱的《太陽的孩子》月前在港上映,講述原住民以身抵擋推土機、成功守護台灣花蓮東海岸石梯坪海稻米梯田的真實故事,吸引本港環保團體紛至;台灣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聯同台灣觀光局香港辦事處趁暑假首次在港推深度部落旅遊,讓港人來台尋找太陽的孩子,入住部落家庭、下田栽種、出航太平洋捕魚,甚至赤腳踏足部落沼澤禁區,與祖靈共舞,學會尊重大地。
記者:蔡朗清

原住民電影《太陽的孩子》去年底在台灣上映,掀起千尺浪,在台北電影節獲觀眾票選大獎;電影月前在港播放,深受環團關注。戲中女角Panay真人版阿美族的舒米,5年前開始守護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的6公頃海稻米梯田,希望太陽下的孩子,能活在自己土地。舒米指,香港人情況跟台灣原住民一樣,本土意識日趨高漲,守護自己的土地,「香港有《十年》,我們有《太陽的孩子》,電影上演後,香港不少環團過來跟我交流。」

舒米表示,台灣東海岸擁有漂亮太平洋、?澄澄的稻田美景;其中豐濱鄉石梯坪屬面積極大的海岸階地,隆起珊瑚礁、海蝕溝、海蝕崖,以及壺穴景觀屬台灣著名景點。希望更多港人親身過來感受這片靜土,「我期望10年後,大家仍能目睹東部景色,除了我們,也靠港人一起守護。」

毗鄰的項鍊海岸創工坊提供原住民木雕DIY,以及海稻米手握飯下午茶,讓港人品嚐帶有海洋味道的米飯。台東成功鎮的阿美族都歷部落同樣座落東海岸,部落亦安排一天行程,帶領遊客划船出太平洋體驗族人捕魚,以及射箭狩獵滋味。

原住民族委員會經濟發展處專門委員宋麗茹指出,《太陽的孩子》料讓更多港人來台了解台灣原住民生活,今年與台灣觀光局香港辦事處合作,來港推介部落旅遊。港人從高雄下機可遊走屏東瑪家鄉、牡丹鄉,台東成功鎮,以至花蓮縣豐濱鄉、秀林鄉等部落,尋找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及太魯閣族等原住民。

她說,屏東瑪家鄉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台灣規模最大的野外博物館,佔地面積約82公頃,展示台灣原住民16族文化;屬排灣族的宋麗茹指,遊人到此可務必體驗排灣族傳統刺球祝福活動、鳴炮儀式,以及剛剛才開放、由原住民設計的山川琉璃吊橋,全長262米,是全台最長臥床式吊橋,「沿吊橋鑲嵌了代表原住民的一系列琉璃珠講述各族的故事。來到部落,更有機會遇排灣族最盛大花轎娶親傳統活動。」

瑪家鄉還有禮納里好茶部落,魯凱族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龍表示,98年莫拉克風災後,魯凱族選址在此重建, 2011年時任總統馬英九到訪禮納里,讚譽此處為「台灣的普羅旺斯」,「部落不少年輕人出外打拼,留下長輩,於是騰出房間讓旅客入住,體驗魯凱族文化,從脫鞋入屋,沖泡及品嚐族人栽種的香草茶及風味餐等,參觀頭目的家,獲取祝福。」

原住民族委員會表示,要了解台灣原住民誓死守護家門的精神,要到屏東恆春半島的牡丹鄉;1874年,日本藉口漂流至此的琉球人被排灣族殺害,出兵攻打屏東,是為牡丹社事件。目前還保留當年戰爭慘烈的石門古戰場。牡丹鄉排灣族人足跡處處,包括族人自力更生興建的佳德谷住民植物生活教育區,讓旅客下田裁種香草,DIY紫草防蚊膏,品嚐傳統小米粽。

膽大的港人,更可深入排灣族東源部落、近年才開放的祖靈(祖先)禁地東源水上草原。東源社區導覽解說隊指,禁地屬沼澤地帶,由長滿水色柳植物如草塾,狀如飄浮水上的草原。旅客必需族人帶領向祖靈禱告,才能踏進禁地。旅客可跟原住民在水上草原手牽手在盪漾草原,跟祖靈共舞,但小心周身泥漿。

台灣觀光局香港辦事處主任巫宗霖表示,台灣部落旅遊在港剛起步,適合一家大細親身到落部體驗,讓小朋友學會對土地的尊重,對祖靈的尊重,「屏東、台東、花蓮更加了部落聚居重要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