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偵查】
【本報訊】常被詬病「冇王管」的私立學校,行騙手法層出不窮。在元朗經營私校18年的學信書院(下稱學信),8年前向一名中五學生發出涉虛假畢業文件,今年4月再以學校正被教育局調查為由,游說該學生再付款1.8萬元,偽造修讀基礎文憑紀錄,藉「騙上騙」向教局隱瞞學歷造假。有資深中學校長指,教育局的調查對象主要為辦學者,甚少牽涉學生,質疑學信自製騙局呃錢兼售假學歷。
記者:廖梓霖
今年26歲、2008年在學信書院畢業的A先生(化名),本身中四畢業,2007年12月在元朗大馬路被學信招攬報讀中五夜校會考課程。A先生付款約7,000多元報讀商科,惟上學時發現每晚課時只有1至2小時。A當時只上課3個月後,翌年3月便應考模擬試,考試時只在考卷上簽名便倒頭大睡,但在其成績單上,商業科竟取得60分、英文科也有50分。
IVE港專:無與學信合辦課程
A畢業時從學信取得畢業證書、期中試和模擬試成績單。A指無印象曾應考期中試,對獲頒證書感懷疑,所以並無用來求職便將其收起。今年3月,A不斷收到學信書院校長關懷博電話,指教育局正調查其畢業生學歷,游說他造假報讀另一文憑,以解決事件。《蘋果》記者佯裝A家人,陪同A赴學信了解。關懷博語帶恐嚇向A稱,因早前爆出國力書院事件,令學信的學生被教育局調查:「你出席率、考試分全部有問題,有機會被控話你提供虛假文書!」眼見在旁的記者大表疑惑,關隨即游說A付款報讀一個工商管理基礎文憑課程,並聲稱該課程由書院與港專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合辦,遙距授課,A需預先繳交1.8萬元,完成課程後學校將全額奉還學費,校方全程代上堂、代做功課。
關解釋,雖然A的中學學歷造假,但若能證明A畢業後仍然求學,有足夠學歷「冚上冚」,當局自然無法徹查,「好似話我係非法入境者,但我呢一刻已經做緊公務員,咪等於香港居民囉」。A先生堅拒配合學信書院造假,亦憂慮因此墮進其圈套,犯法被捕。
本報向IVE及港專查詢,兩院校皆指從來無與學信書院合辦任何課程。有資深中學校長指事件匪夷所思,針對此個案,教育局的調查對象應為辦學者,而非學生,因某程度上學生也是受害者,料事件是一場騙局,籲受害人盡快向教局舉報。
大狀:用該學歷求職或涉串騙
大律師陸偉雄指,若中學學生出席率不足、成績欠佳,教育機構卻發出虛構成績的畢業證書,而有學生使用此學歷求職,學生及學校均有可能觸犯串謀詐騙罪。若學校明知犯法,卻引導畢業生犯罪,即干犯詐騙罪,兩者皆牴觸《盜竊罪條例》中的欺詐罪,最高分別可判監14年。
一直協助A先生的元朗區議員鄺俊宇指,事件令人髮指,促教育局徹查事件,以免再有下一位受害者出現。教育局拒透露是否正調查學信書院,僅指至今無接獲該校改變辦學模式申請,若發現任何學校涉嫌違反《教育條例》或《教育規例》,會作出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