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客買遍全球,各大品牌都爭相搶做中國人生意,國際知名品牌Louis Vuitton(LV)與美國最大非牟利華人組織「華人策劃協會」合作,連續3年培訓華人銷售員,課程創辦人趙善汶指,不少新移民長期失業、或生活於貧窮線下,完成課程後不但成為專業銷售員,薪水更「四級跳」脫貧。
駐紐約記者:鄭柏齡
LV位於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的旗艦店,每逢假期定必擠滿中國旅客。華人策劃協會職業培訓部門總監趙善汶透露,三年前,即2013年LV母公司LVMH主動聯絡華策會,指難以覓得懂中文、且具銷售技巧的員工,「它們覺得服務中國旅客時,員工總欠缺一點東西」,趙善汶舉例指,「客人進入店舖後,店員習慣遞上冰水,卻不知道中國顧客可能需要一杯熱水、甚至熱茶」。
於是,趙善汶提出與LVHM成立培訓班,向同時懂得中英文,兼具備在美國工作條件的華人,教授奢侈品銷售技巧;雖說雙方一拍即合,但亦花逾一年時間設計課程,其後更找來世界頂尖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導師加盟,加上慈善組織羅賓漢基金會(Robin Hood Foundation)出資贊助,四方合作下於2014年正式開課。
趙善汶指,該免費課程針對低收入新移民,大部份學員長期失業,平均時薪低於4美元(約31.2港元),「很多人面試時說,這奢侈品牌對她們實在遙不可及」;然而,課程今年踏入第三屆,過去兩年培訓出的約70名學生中,逾80%最終獲聘為奢侈品牌銷售員,時薪亦由入學前約4美元,畢業後大增四倍成功脫貧。
由對奢侈品文化「零認識」,至成為專業銷售員,趙善汶坦言過程對學員相當具挑戰性,「全程英文授課,既要當神秘顧客到店內感受氣氛;又要學習時裝基本知識、美容等」;在長達10周、朝九晚五的密集式課程後,最後兩個星期學員需到品牌分店實習,趙善汶指,在不保證聘用前提下,絕大部份學員畢業後皆相當「搶手」。
環顧美國、甚至全世界,由奢侈品牌設立的華人培訓班可謂只此一家,趙善汶指,兩年前課程開辦後長期爆滿,報名取錄率僅10%,更收到來自中國,甚至香港、台灣的電話,查詢可否報讀。今年,課程名額將增加一倍至約30人,並首次開放予其他族裔如韓國、葡萄牙等的新移民,趙善汶向記者透露面試「貼士」,指學生必需具自信心、對新事物好奇及健談,才有望突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