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屋私下轉讓改建嚴重

寮屋私下轉讓改建嚴重

【本報訊】寮屋政策實施至今30多年,由於登記僅獲「暫准存在」直至自然流失,基本上寮屋數量只會越來越少。不過近年香港土地問題嚴重,有人覷準政策漏洞將寮屋商品化,以低於市區樓價私下轉讓再改建。

東丫背村

霸地起樓可遭追差餉

香港土地行政學會會長陳文超解釋,寮屋政策在80年代推行,以寮屋的面積、用途及居住人口作登記,但僅有法例規管當中面積及用途,「如果你違規(改變用途或擴建)或者搬走,先會取消登記」;而寮屋因沒有業權,原則上不能轉讓,「政府宣傳都係話唔准買賣」,但陳文超表示過去數十年來,從沒聽聞有人因為私下轉讓寮屋而遭「殺牌」,「純粹係買家冇保障」。
他又稱,寮屋居民須向政府繳交差餉,一旦有寮屋居民霸佔官地興建建築物,地政署不但會要求還原,差餉物業估價署更可根據霸地面積大小而追收過去欠交的差餉。以東丫背村一海之隔的豪宅紅山半島一個約3,000方呎的單位計,現時每季差餉約為1.4萬元。
本土研究成員陳劍青指,知道有發展商將區內寮屋拆走,以黑市價非法購買「業權」建豪宅出售,藉以賺取10倍甚至100倍的利潤,情況在新界更嚴重。
■記者龔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