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大、中、小學學生組織,因不滿端午節儀式僵化,特地舉辦聯校端午論壇,探討港人應否為悼念屈原劃上句號。我因為曾見屈原本人(見〈老屈屈原〉),獲邀為講者,同場有才子、國師和前中學學生報編輯小明。
首先由才子發言:「屈原出生地是今日湖北省,他是大陸人。香港學生要與大陸切割,不悼念屈原沒問題,但有人辦龍舟競賽,牛津劍橋的精英,是不會用『龜公鴇母』這種字眼罵人的。屈原為兩代昏君自殺,的確太天真,但不要忘記他也是位大詩人。每次讀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都會淚流披面,它令我對世事保存一份渴望和希冀,讓我相信世上有種幸福,垂手可得,又永遠在掌握之外。」
接着是小明:「悼念屈原不等於划龍舟,不悼念屈原不代表不讀《楚辭》,這是常識。過去幾年,本土派主張悼念屈原去龍舟化,並非叫人遺忘屈原,這是事實。不悼念屈原,不代表不追求普世價值,何況忠臣烈士又豈止屈原?比干剖心,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王蠋自經,田橫五百義士,為什麼我們又不悼念?」
國師說:「全香港只有我告訴你,屈原不是自殺,是被自殺。頃襄王為掩飾自己是屈原和鄭袖私生子的秘密,就派人暗殺他。當地百姓目擊殺人過程,驚嚇過度,口耳相傳,形成集體轟動效應。龍舟競賽是個露天精神病治療大會,提供偽治療,年年要去覆診,屈原同你有親嗎?」
最後是我:「屈原跟我說,他在地府碰見賈誼、司馬遷和揚雄,都批評他不該自殺,班固更罵他『露才揚己』,一眾文豪的負評令他無地自容。他又說端午節古已有之,原意是禳災驅邪,不是悼念他,請我們勿忘『勿忘初衷』。我認為,悼不悼念屈原,可以討論,但端午節假期是天打雷劈也不能取消的。」全場即報以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