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nd認購人數跌14.5%僅51萬 逾95%獲派兩手

iBond認購人數跌14.5%
僅51萬 逾95%獲派兩手

【本報訊】本港通脹放緩令iBond派息減少,吸引力驟降,第六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 6)發售最終出現反高潮,昨日截止的iBond 6總認購人數只有51萬人,按年急跌14.5%,金額亦大減37%,反應遠遜預期。在循還分配機制下,將有逾9成半投資者可獲派兩手,只有2萬名投資者僅抽到一手,惟每手可賺「水位」料遜去年,首日沽出兩手有望賺800元。
記者:陳洛嘉

政府發言人指,初步統計iBond 6認購金額較去年跌36.5%至約227億港元,超購倍數約為1.2倍,認購人數則按年跌14.5%至約51萬人,最終抽籤結果將於6月16日公佈。
市場早前估計今年認購人數或破60萬創新高,但最終反高潮錄得下跌。一直佔iBond整體銷售額不少的中銀香港,其全球市場助理總經理張穎思估計,認購人數下跌主要是受到投資氣氛疲弱影響,加上本港通脹率向下,拖低iBond回報率,令市場對iBond的興趣不及往年,不排除部份投資者轉投至其他存款產品。
iBond 6發行額一如以往為100億元,在循還分配機制下,51萬認購者會先獲一手面額1萬元的iBond,餘下則抽籤分配予認購多於一手的投資者。假設51萬名認購者全部均認購多於一手,則有49萬人可獲分兩手,2萬人僅分得一手。

首日沽出料每手賺400元

去年第5批iBond首日掛牌最高曾見105.7元,收報105.5元。張穎思指,由於iBond 6派息料只有約2厘,首日上市價格或受壓,表現料較去年差。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亦指,經濟放緩令通脹收窄,iBond 6回報不及前幾批,估計首日掛牌價格亦難高過去年,料徘徊103至104元。以此推算,首日沽出每手可賺300至400元,獲派兩手的投資者可賺約600至800元。
雖然市民對iBond熱情減退,但溫傑指對機構投資者而言,同類型的投資產品如美國國債等,息率亦已有所下降,故相信iBond 6首日掛牌仍會有機構投資者掃貨,對價格有一定支持。
iBond 6將於6月20日發行,從銀行認購的市民可經銀行場外交易市場(OTC)當日沽售,若要通過港交所平台如股票般沽售,則要等到6月21日正式掛牌,但要留意部份銀行由OTC轉倉至股票戶口需1至3日。若經證券商認購,則可直接於港交所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