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初選日候選人站崗拉票 華人老一輩有票唔投

【美國大選】
初選日候選人站崗拉票 華人老一輩有票唔投

周二就是美國大選加州初選日,經過一個月的投票期,作為民主黨一大「票倉」的三藩市,有不少選民把握最後機會前往市政廳票站投票,各候選人亦到門外作最後拉票。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距離晚上8時的截票時間不遠,下午市府外仍能找到競逐高等法院(Superior Court)法官兩名候選人的身影。屬民主黨的黃正凱(Victor Hwang)說由早上7時已來站街,不會放過每張游離票:「今天我起碼對三、四十不熟悉我的人介紹我的理念」。他形容今次是一場公平選舉,相信他過往於司法界的性罪案檢控、民事法等的廣泛經驗,可說服選民支持。

同場的競敵韓德新(Paul Henderson)亦落力揮旗,一旦當選將會成為少有的非裔兼同志法官,他認為自己入主法官席對少數群組的意義重大。被問到會否擔心未能得到亞裔及華裔的垂青,他盡最後努力拉票:「我於市長辦公室的工作一直沒離棄他們。」他表示若今次未能當選,也會繼續在市政府盡心盡大工作。

投票來到最後一天,為方便市民遞交選票,市政廳外亦加設了特快選票收集站,讓駕車的市民將密封的選票從車窗遞交(drop-off),由職員接收放到收集箱內。

選舉事務處(Department of Election)提供多種如郵寄等的快捷途徑,供選民遞交選票,不過仍有不少選民親自到投票站內輪候投票,有人拿到選票後於投票間花上約20分鐘,仔細思考如何選擇。

從事餐飲業的民主黨選民葉小姐表示,近數屆加州初選及年尾大選都有投票,從不缺席。這次則是首次親身到票站,因今年時間較緊逼,怕郵寄趕不切。《蘋果》問及華裔市民於選舉的活躍程度,她表示:「身邊的華裔對選舉都不太熱衷,像我媽媽是登記選民但也不去投票,以上班為由推搪。」選票上的多個選項,她最在意總統參選人,「在希拉莉(Hillary Clinton)和桑德斯(Bernie Sanders)之間掙扎,最終投了給後者」;其他聯邦和州要職的候選人,則透過之前收到的傳單了解過,對州、縣提案則不太熟悉。

28歲的設計師埃里克森(Justin Ericsson)則有備而來,自信表示:「我了解選票上的所有選項。」他稱這次尤其關注房屋議題,向建議增加市內大型發展項目中可負擔房屋(Affordabe Housing)比例的「提案C」投下贊成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