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皇黨前主席譚耀宗被踢爆在伊利沙伯醫院「打尖」進行非緊急的瘜肉切除手術後,不少街坊跟我談起此事時已火冒三丈,除不滿病人在不知情之下被「插隊」、加長輪候時間,還擔心保皇黨可能有「唔少人係咁」。果然,不出數天(6月6日)再有民建聯議員被指獲得醫院「優待」,不禁要問:若追查下去,保皇黨「特事特辦」的個案會否越揭越多?
社交網絡「HA Secret」爆料,指曾向醫管局高層施壓的是陳恒鑌(在這件事之前,或者市民都不認識他),陳恒鑌被踢爆主動要求高層「特事特辦」,讓原本分配在新界西醫院聯網分娩的妻子跨區到九龍西的廣華醫院,以每日僅100元的「特惠價」入住私家病房,更由指定顧問醫生主診,爆料的網民形容為「要求千億新抱貼身服務」,惟前線醫護卻敢怒不敢言。
作為兩女之母,我同樣在廣華醫院分娩,聽到這裏真的很難不生氣。每年全港有六、七萬婦女懷孕,每一個懷孕媽媽都同樣挺着大肚子、同樣的辛苦,我當時在醫院輪候一次檢查「閒閒地」都一兩個小時,跟其他媽媽一樣預約、檢查、獲派預產期等,當中甚至遇過有健康問題的待產媽媽,誰都沒有享有特別安排。我要問的是:是否嫁了一個建制派的議員就可以特事特辦?如想得到「千億新抱貼身服務」,建議付出更高的價錢到私家醫院分娩,好將公立醫院的位置留給更有需要的媽媽。
梁振英上台後,不斷出現很多「前所未有」的現象。「行李門」事件仍令港人咬牙切齒,又接連爆出建制議員的「醫療特權」,社會跟公義、平等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我們對公眾人物如官員、議員的要求一向比普通市民高,他們承載着民意和市民期望,故更應做好自己,成為年輕一代的楷模。可惜由特區之首梁振英到建制最大政黨,由保皇黨中「大佬」到「第二梯隊」都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怎樣令香港人對公平公義還有所期盼?
最後,希望更多市民堅守公義,無懼打壓,挺身而出。雖然未必能藉此「踢走建制派」,但至少可以讓市民看清他們的真面目──口說真誠為市民、為民生的政黨原來在暗地裏享盡特權着數、搵市民笨。
莫嘉嫻
民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