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機場行李風波,有做航空公司的朋友說,特事特辦,從來存在。
因為特權,基本上就是航空公司給予那些貴賓的回饋服務。簡單如,貴賓會員可以優先登機,明星有特別出入通道等等。
「瘜肉都市」,譚耀宗光速排頭位入公立醫院割瘜肉,老婆還要陪同進入員工休息區,尊貴禮遇。
區區瘜肉都能特事特辦,而偏偏那位手臂被鐵枝插穿的工人,居然要「On call 36小時」,等足一日半才能動手術!兩相對比,更顯特權和平民的差異﹗
但誰人能抗拒朝中有人好做事的誘惑?有朋友受傷,本來想去A醫院,但想起有家庭成員在B醫院做事,便想轉到B醫院,希望可更快收症得到更好照顧。
家長替子女找學校,最愛四處打聽:你識唔識邊間學校嘅校長?問吓會唔會有得優先面試,或者直接收我個仔啦!
這也是特權,但我們習以為常,甚至連學校收生,也從制度上強化了「朝中有人好做事」的觀念,那便是「世襲制計分」,如果你兄弟姐妹是校友,便能加分;否則,On call 36小時。
特權盛行的社會失去了對制度的信任。香港人到醫院求診,要等1個小時,我們相信醫院的專業安排;但如果在大陸,我們可能想,為何要等1個小時?因為我唔識人囉。如果我識人駛乜等咁耐?
特權之風吹起,「服務」只留給有特權的人士使用。我們開始信奉「識人好過識字」。但要抵抗特權誘惑一點不易,曾和某傳媒高層飯敍,餐廳侍應認出了那位高層,特意送了一個果盤,又主動打了九折。這兩項「禮遇」絕對是特權,而且千真萬確,傳媒高層沒有任何索取的意向,是餐廳老闆做主動示好。你會不會接受對方的好意?你會不會行使你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