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在中環接受了一個關於飲食的訪問。有趣的是,記者大哥與我在鏡頭後反而有更多交談——很明顯,他對我的穿着有些不解。那天我穿的其實就是我一貫的作風,regular cut的深藍西裝加條啡色領帶、黑皮鞋。髮型任何時候都是那個「打風頭」。他很奇怪為何我的西裝不是tailor made,而且風格很不「律師」。事實上,那早上我剛上完法庭,激辯了一個早上。
有人會覺得,男人討論穿着,是膚淺。在財經版不講錢或經濟而講衣着,更是不妥。我不同意,衣着的重要性,並不止於外在。或許作為上班族的你,即使打扮得花枝招展也不會有人對你特別關注,而老闆大概也不會加你人工或頒個獎給你。我是自僱的,自己租辦公室,沒客人時其實大可以穿睡衣上班,但穿西裝是一種對自己工作態度認真的提醒。
那到底上班的衣着有甚麼值得討論呢?我最近看過朋友轉發的一段文。原文是張立寫的,內容很簡單,但很精警:某些行業的人,從衣着言行都散發着一種十分貼近他本身行業的味道。他說,「一個人在一行裏幹久了,舉手投足都會沾染了該行的習氣,這本來是正常的,無所謂好壞。但這種人物通常只是中等之才,因為其一,其習氣重,說明其視野及心胸已被局限;第二,為取得同行或外界認同,而着意表現一種氣質,這說明其獨立意識不強,自信心不夠,滿足於外在者,多忽視內在」。
這說的當然不只是衣着,但從衣着就可以看得出許多。律師大都喜歡穿鬆身的深色西裝(但會有些怪怪的紋),看起來歷史悠久,有種穩重、信得過的感覺。地產經紀則喜歡穿slim fit西裝、幼身領呔、外套身長很短,給人很有活力的感覺。對了,他們打電話給你的口脗幾乎相同,好像只有這樣客人才會接受。
不是要改變穿着,而是想大家去透過對自己和別人外在的觀察,從而重新審視內在,或許會對你的工作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林作
執業大律師
https://www.facebook.com/jolamch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