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帶一路10億港元獎學金惹各界炮轟,政府日前微調計劃,將獎學金改為雙向發放,推出「一帶一路境外升學獎學金」,又向專上院校每年發放6,000萬元,資助本港學生到一帶一路地區交流。建議下周一於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中討論,料會趕在立會休會前再向財委會闖關。
議員質疑成效
教育局文件稱為回應社會意見,現將獎學金由「單向」改為「雙向」,除保留原有計劃,亦新增一帶一路境外升學獎學金鼓勵本港學生到一帶一路沿途地區修讀學士課程。文件指申請該獎學金的學生可報讀一帶一路地區當地教育局推薦的大學;又指修讀伊斯蘭經濟、中東研究等與一帶一路發展有關課程的學生,將獲優先考慮成為獎學金得獎者。
此外,教局亦建議每年向專上院校發放6,000萬元,資助香港學生到一帶一路地區交流。計劃預計7月出爐,合資格本地副學位及學士學位課程學生,經入息審查後可在修讀課程期間申領兩次資助,總額上限為53,000元。
據了解,一帶一路獎學金計劃除將在印尼雙向實行,教局亦正與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等東盟國家接觸,落實獎學金與交流資助計劃。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計劃有改善,惟亦質疑目標及成效:「究竟(計劃)想達成啲乜目標,同埋有冇需要掟10億落去?」葉反問政府何不在學費上資助本地學生,「當學生連交學費都難嘅時候,你仲叫佢去外地升學?我覺得係本末倒置」。
恒商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亦直言「唔係太buy一帶一路」,稱數十年前大學教育已談國際交流化,惟現時一帶一路只集中部份國家,「唔係好貼地」。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