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有貓陪捱夜 我殘佢唔殘

【寵物】有貓陪捱夜 我殘佢唔殘

人類不是夜行動物,捱夜固然傷身又傷神。早年讀過台灣雜誌《商業周刊》一篇文章,晚上9至11時是人體淋巴排毒時間,只宜作睡前的紓緩神經活動,例如聽音樂、浸浴、散步和按摩。晚上11至凌晨1時是肝臟排毒時間,人必須進入熟睡。 凌晨1至3時是膽的排毒時間,3至5時則是肺的排毒時間,都建議必須熟睡。 最後,5至7時是大腸的排毒時間,讓大家可在7時起來上廁所排便。 偏偏很多時候,我們知易行難。
我的貓好喜歡爬起床陪我工作,某夜我睇住這些良伴,在電腦搜尋有關貓睡眠習慣的資訊。英國著名的貓行為學家Pam Johnson- Bennett曾指出,貓跟人一樣,睡眠分為酣睡型和非酣睡型。牠們每天大約要睡16小時,當中30%屬酣睡,在這個狀態,貓的身體會抖動、發出聲音、搖尾巴,可能顯示正在發夢。至於70%非酣睡時,通常只要旁邊有甚麼動靜就會驚醒。多睡對食肉狩獵型的動物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讓牠們發揮出短暫的爆發力,在短時間和短距離內發揮最高效能去捕捉獵物。

貓屬夜行性動物,不過很多人誤以為貓在完全黑暗中亦能維持夜視能力,但事實上牠們還是需要一些光線,視網膜中的兩億個對光線敏感的桿狀細胞才能發揮作用。至於人類為何夜裏視力較差?那是因為我們只有一億兩百個這些桿狀細胞啊!換言之,貓不怕熬夜,天一亮就只有我一個殘樣喇!

記者: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