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兒童病 存活率僅半

罕見兒童病 存活率僅半

【本報訊】神經母細胞瘤屬罕見兒童癌症,每100萬名15歲以下兒童中約5至6人患病,六成個案較嚴重,癌細胞會侵襲多個組織,病童需接受手術、電療和自體骨髓移植等多管齊下治療,存活率約一半。

樂晴媽媽讚女兒年紀小小已學會吞藥丸。

初期病徵不明顯

陳志峯教授指,神經母細胞瘤是因兒童發育過程中,交感神經原初細胞出現不明癌變,多集中在腎上腺、後腹腔和後胸腔等。發病年齡多為5歲以下,若1歲以下發病情況較樂觀,過去曾有個案腫瘤自行消失。
但此病初期病徵不明顯,如發燒、腹脹、嘔吐和食慾減退等,若要診斷,須化驗血液有否含兒苯酚氨(catecholamine)、抽取可疑組織及用電腦掃描了解細胞瘤有否轉移等。
陳指約六成個案較嚴重,癌細胞轉移至骨、肝、皮膚等多個組織,部份更入侵眼腔骨而令病童眼睛凸出,需接受手術、化療、電療、免疫療法、自體骨髓移植等,存活率僅五成。
轉移個案中,三至四成人會復發,本港約4年前引入半相合骨髓移植,取走病童父或母血幹細胞引起排斥的部份再移植予病童,但過去曾為5至6人進行,成功率僅一半。
■記者郭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