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錘定音:支聯會瞓醒未?(李慧玲) - 李慧玲

壹錘定音:支聯會瞓醒未?
(李慧玲) - 李慧玲

今年六四,在維園轉了一圈又一圈,仍然見到很多年輕臉孔。有年輕人三五結伴而來,也有一家人扶老攜幼幾代人同時出現。蔡子強在台上呼籲年輕人站起來,現場目測,也有一定數量的人應聲而起。
但今年有別從前的,是身穿校服的,近乎絕迹。我相信這不單單是星期六的問題。據李卓人說,今年學校邀請支聯會到早會講解六四,數目確實少了。
近十年八載,每年六四,自中午開始,維園就出現不少身穿校服的中學生,有老師帶隊的,也有同學自行結伴而來,形成獨特的風景線。他們現身維園原因未必相同,有人是為學校通識功課,有人想親身感受公民社會,也有人是出於公義要為死於政府鎮壓的亡魂燃點良心燭光。
原因未必一樣,但相同的是,年輕人都認同悼念六四是正確的事。
但今年,雖然未成主流,但在部份年輕人心目中,參加維園燭光集會卻失去正當性。學生幾年前可能覺得到維園悼念六四很潮、很型,但今天卻被標籤為老餅。起碼,今年很少有人再在Facebook轉換頭像悼念六四。
經歷雨傘運動後,不認同悼念六四的聲音去年已經有,但支聯會過去一年恍如沉睡,並未有積極針對批評提出論述,說服不同意見,也未令公眾感受支聯會願意聽、溝通、打破僵化,直至學聯宣佈退出才如夢初醒。希望,今年六四之後的364日,支聯會不要重蹈覆轍,而是馬上開工回應時代訴求,令明年維園燭光更光更亮,令香港人追求公義的聲音更加團結和壯大。
支聯會的僵化要變,而且要讓公眾看到求變。
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

李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