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促訂食水安全法擬為未列受災5鉛水邨翻案

民主黨促訂食水安全法
擬為未列受災5鉛水邨翻案

【鉛水風波】
【本報訊】港府委任的鉛水調查委員會曲終人散,4名高官先後道歉,但不等同事件完結。揭發鉛水問題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繼續出擊,未來會力爭訂立食水安全法,同時為水泉澳邨等5條食水含鉛超標、但港府未有將之列入鉛水邨的問題驗水翻案,更準備為鉛水邨苦主提出訴訟。
記者:呂浩然

政府發表鉛水報告後,黃碧雲重返啟晴邨了解居民情況。黃碧雲稱自去年7月食水含鉛超標風波以來,民主黨先後斥資30多萬檢驗,其後更出資約50萬元聘請律師協助調查鉛水的聆訊;雖然調查委員會發表報告並提出不少建議,黃指仍有其他問題要跟進。
她指當務之急包括要求當局盡快制訂食水安全法,確保食水從源頭至水龍頭都符合一定安全標準,並且釐清供水者責任及監管架構,她稱本月初會與發展局商討有關立法問題,預計明年初、特首梁振英發表現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會有眉目,如訂出新法例框架。
與此同時,被調查報告點名批評的水務署,應着手改革體制。黃碧雲指水務署因身兼供水者及水質監管者雙重身份,一旦食水出現問題,難免予人自己監管自己的感覺,故當局若決定由水務署繼續擔當供水者,則不能沒有第三方核實和核證,倡聘水質安全專家另設組織,負責監察食水安全。

研集體訴訟索償

她認為既然調查報告的專家證人、科大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李行偉教授指出,水泉澳邨、怡明邨、天晴邨、彩德邨及葵涌邨共5條屋邨的食水含鉛超標,但可能因當局採取不同的解讀數據方法,令此5條屋邨被列為不受影響屋邨,故此準備再為這5條屋邨驗水翻案,為受影響居民討回應有待遇。她亦希望徵集10多個受鉛水事件影響的代表性個案,向房署、水務署及承建商進行民事索償,形成類似集體訴訟做法。她表示本港現時未有集體訴訟法,希望藉今次鉛水事件推動相關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