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深港通開車料踏入直路,有指數基金雖然對開車後的回響期望不大,但相信措施利好港股多於A股。華夏基金(香港)業務拓展部總監陳志豪指,深港通的投資機會在兩地估值的大差異,港科技及醫療股有優勢。
料港股較A股受歡迎
陳志豪表示,滬港通及深港通開車時,A股氣氛大不同,前者開車時A股正值上升軌,但目前整個市場的熱情已大減,深港通對股市的利好反應料只短暫,但港股受歡迎程度會較A股高,後者南下額度使用速度較北上快。
在市場對A股熱情大減下,陳志豪預料滬綜指短線只會在2600至3200點區間上落,北上尋寶要留意深圳當炒、但港股暫欠奉的板塊,如白酒及中醫藥股。但他提醒指,內地細價股即使部份早前已挫四至五成,但市盈率(PE)仍介乎60至100倍,不排除仍有下跌空間;相反,他指港上市中小型股的估值低得多,尤其內地投資者鐘情的科技及醫療兩大板塊,PE普遍介乎20至30倍,投資者宜優先考慮在港股方面的投資機會。
因此,陳志豪指華夏旗下恒生小型股ETF(3157)打着深港通概念上市,惟成份股均為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