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朝君體 - 邁克

他朝君體 - 邁克

為聲大夾惡的青少年黯然神傷,我想起了另一首百老匯音樂劇插曲。歌名單刀直入叫《明天》,來自孤兒院喜劇《小安妮》,早在一九八二年電影公映前,我就非常熟悉的士高皇后Grace Jones力歇聲嘶的版本:「太陽明天會出來,賭你壓在屁股底下的銅板,明天會有太陽;只需想想明天,就能夠消除蜘蛛網和煩惱,直到沒有。」在歌台舞榭狂歡的人,不是據說以一種沒有明天的決絕燃燒生命麼,這個不知輕重的歌姬竟然下死力歌頌雞鳴時刻,「明天明天,我愛你明天,你不過在一天以後」,真有點食碗面反碗底況味。趕客的歌詞沒有引起顧曲周郎群起杯葛,大概因為寫得太白痴,就像遇到個語無倫次的人,無謂跟他一般見識,誰都不會嘥心機嘥時間一本正經和他糾纏。
「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這種健康正面思維,專用權合該保留給小鳥亂飛的《青春舞曲》,刻在墳場大閘的「他朝君體也相同」,無論你詮釋得如何生動,小朋友最多只會一知半解,還肯定指你的「死諫」一味靠嚇。瑪莉安菲芙的《眼淚如斯淌過》寫暮色中目睹新生代興高采烈玩遊戲,「做着我曾經做的事,他們以為很新鮮」,簡直一言道破普魯斯特在《追憶逝水年華》以五十萬字編織的百合心。你的外文水準太過有限公司,表示對鬼聲鬼氣一頭霧水,風水輪流轉五個字總不會聽不懂吧,這分鐘批評時日無多的前輩阻住地球轉,不出六十秒就輪到閣下躺在老人院,別以為堅挺的morning glory永遠不離不棄,說時遲那時快,夕陽已經照着你的足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