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家屬打尖普遍

醫護家屬打尖普遍

【本報訊】立法會議員郭家麒醫生坦言,曾見過醫護家屬獲優先做手術(打尖)事件,但他認為此舉容易令一般市民感到不公平。郭建議醫管局應制訂指引,例如列出甚麼情況下,醫生才可為家人診治和做手術;甚麼情況下可安排家人獲較快的排期等,免生爭拗,但他認為醫生為家人操刀做手術並無不妥。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醫生建議醫管局應制訂指引,例如列出甚麼情況下,醫生才可為家人診治和做手術。資料圖片

醫管局無守則規管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醫生亦指,醫管局醫護人員或家屬獲優先診症(打尖)情況十分普遍,由於不同專科每天排期名額不一定爆滿,如員工自己或家屬有病,他們可找相熟同事安排「攝期」獲得一個較快的診症日。他指醫管局並無守則規管有關情況,但一般涉及嚴重疾病如癌症的個案,因要在一周內診治,故均不受打尖影響,他認為社會可就此問題作討論。
陸偉雄大律師則認為公院醫生有需要避嫌,例如在決定某病人是否屬病情緊急及需否提早做手術時,作為病人親屬的公院醫生不應參與有關決定,應該改交由其他同事負責,以免有利益衝突。陸偉雄解釋公院醫療資源屬公帑,需向公眾交代及確保公平公正,若有公院醫生決定為自己親人提早做手術,會容易令外界覺得有打尖的嫌疑,並不恰當。至於公院醫生親自為親屬開刀,陸偉雄反而覺得問題不大,但他提醒這樣做的話,一旦手術後病人出現問題欲追究索償,理據便會變得薄弱。
■記者郭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