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精神病人預防病情復發,個案經理與病房護士會一起評估病人的需要和期望,以及制訂復康計劃。當病人日後出院,個案經理跟進時,便可以更掌握病人的需要,從而減低復發的機會。
他出生於富裕家庭,親朋戚友中的同輩不是醫生就是律師,只有他做不成專業人士。父母越大希望,結果失望便越大。其實對他來說,是因為有了情緒病的影響,導致未能有專業上的成就,他自己也一直感到很無奈。
家人關心助穩定病情
每次和他傾談,都會感到他面對着很大的家庭壓力。父親在家中會經常提起其他親戚如何有成就,往往令他情緒波動反覆。他會跟我說,家人不理解他,亦沒有關心他的病情。有時,他真的感到情緒很低落,畢竟多年來出入醫院已有如家常便飯,每一次都期望着是最後一次,換來的卻是帶給家人及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精神病患者固然需要藥物協助,但家人的關心更重要,家人照顧患者是會有很大的壓力,但只要不放棄,患者病情是可以穩定下來。「復元模式」最近在精神科服務大行其道,其中一項重要元素就是「起伏中成長」。無論家人及病患都要明白,復康路上並不是想像中的平坦,總會有起有跌,只要能從挫折中學習,與家人攜手向前,康復之光總在不遠處。
撰文:東區醫院精神科外展社康註冊護士薛軒德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