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7周年】
【本報訊】六四27年,支聯會舉辦維園燭光集會參加人數下跌,但籌得款項不減反增40萬元,增幅達三成。支聯會常委張文光認為,反映不少市民對支聯會的支持更為堅定。支聯會主席何俊仁否認集會行禮如儀,指參加者都希望參與莊重、嚴肅的悼念儀式,但會檢視甚麼方式能吸引最多群眾繼續參加,又說尊重不出席燭光集會的年輕人,認為分歧不是對立,也是自由社會的特徵。
記者:馬志剛
張文光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承認,今年參與六四燭光集會人數減少,但指出籌得善款反而有增加,從去年134萬元,增加至174萬元,足足多出40萬元,金額是近5年來第二高紀錄,甚至比2014年有18萬人參加的25周年集會再多出4萬元,亦是自支聯會有公佈籌款金額以來的第5高紀錄。
張文光認為27年以來,數以萬計港人每年同一晚堅持點起燭光,為共同平反六四信念聚在一起,「呢個價值就係香港本身嘅驕傲」,希望歲月能令更多人明白,大規模群眾運動難以一蹴即至,「挑戰嘅係強權、平反嘅係屠殺,呢條路係唔容易,係艱辛、曲折、漫長嘅」。
本土派衝大台 何俊仁感遺憾
本土思潮冒起,不少年輕一代表態缺席集會,有指源於燭光集會行禮如儀、形式僵化,何俊仁否認。他說出席人數仍然有超過10萬人,看到市民有心繼續堅持爭取公義;據歷年經驗所得,參加者更希望集會是一場莊重嚴肅的儀式,透過悼念強烈抗議當年的鎮壓,對暴政拒絕屈服,要以莊重氣氛貫串活動。不過何俊仁認同,可以檢視有甚麼方式能做得更好,爭取更多年輕人支持。
多間院校另辦論壇未有出席,何俊仁說每屆學生會負責人都不同,會尊重學生決定,而前晚維園現場亦有不少年輕面孔,他認為多元化社會理應有不同表達方式,意見分歧不會視為對立,只是前日有港獨支持者衝上集會大台,他表示遺憾,「共產黨都未嚟打壓,藍絲帶都未衝入嚟,爭取本土嘅人就衝入嚟搗亂個場嘅秩序,真係唔應該咁做」。
支聯會秘書長李卓人說,有不少參加集會市民跟他說不要停止舉行集會,擔心無法傳承爭取平反六四的意志。他承認學界正有不同思想衝擊,「有人話悼念六四冇用、唔關我事、唔應該建設民主中國等言論,大家可以討論多啲」。
李卓人強調,支聯會工作不止每年六四當晚舉辦集會,例如向中聯辦抗議,支持維權人士、要求停止濫捕,以至六四紀念館的教育工作,以及到聯合國游說要求正視中國人權等;又指六四集會能滋養香港人反抗意識,認為公民抗命反對廿三條、雨傘運動爭取真普選,也是由此意識引伸而來。他認為港人未看到民主路該怎樣走,導致年輕人躁動,否定過去運動,或令爭取民主的力量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