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帶mode阿里經典戰役 堅惟快不破

回帶mode
阿里經典戰役 堅惟快不破

一代拳王阿里職業生涯共進行了61場拳賽,當中取得56勝5負,包括37場擊倒對手。1960年10月出道的阿里,職業生涯最後一場比賽在1981年12月進行,生涯僅輸五場的阿里,其中三場敗仗是在他職業生涯最後四場中錄得。阿里亦曾先後三次成為重量級拳王,且讓我們回顧一下他生涯其中三場堪稱經典的拳賽。

1.首次成為重量級拳王*
日期:1964年2月25日
對手:利斯頓(Sonny Liston)
簡介:阿里以22歲又39天之齡,挾19勝0負的紀錄挑戰當時的重量級拳王利斯頓。當時沒有太多人看好阿里能擊敗對手,但年青力壯、出拳速度快的阿里在第3回合開始掌控了比賽局面,除打瘀了利斯頓的右眼之外,亦打傷了他的左眼。阿里在第4回合開始前向拳證投訴視線模糊不清,原因是利斯頓塗抹在手套上的一種收濕藥料發揮了作用,阿里苦苦支撐至第六回合再度出擊。利斯頓在第6回合結束後以肩膊受傷為理由拒絕繼續比賽,阿里獲判技術性擊倒(T.K.O)對手,他勝出後在擂台上跳舞並大叫「我震驚了全世界!(I shook up the world!)」。

2.第二次成為重量級拳王
日期:1974年10月30日
對手:科曼(George Foreman)
簡介:這場經典賽事被喚作The Rumble In The Jungle,拳賽當時在Zaire(今天的剛果共和國)舉行。阿里當時已經32歲,面對比他年輕七年、當時戰績為40勝0負的重量級拳王科曼。以速度和技術見稱的阿里面對力量型的科曼,甫開賽即採取令人大跌眼鏡的進攻型打法,這套戰術起初令科曼頗感意外,阿里雖然能數次打中對手,但實際得益不大,阿里遂改變戰術,以其後獲命名為「Rope-A-Dope」的打法應戰。

阿里的新戰術令科曼的出拳次數大增,從而令他體力急速下降,但科曼的揮拳不是未能命中,就是被擋格,充其量也只是打中阿里的手臂和身體,實際傷害不大。與此同時,阿里多次以直拳打中科曼的臉部,又挨在對手身上令科曼必須承受自己體重,加速消耗對手體力,阿里亦不斷挑釁對手,著科曼多向自己出拳進攻。

墮入阿里部署而不自知的科曼在數個回合後已經開始疲憊。戰至第8回合,科曼無論攻守均已不再發揮應有作用,此際阿里連環揮出五拳,包括以一記左勾拳先打中科曼頭部,再緊接以一記右直重拳打中對手臉部令科曼倒地。科曼雖然在裁判數至「9」時站了起來,但仍遭裁判在第8回合尚餘兩秒的情況下終止拳賽,阿里獲判擊倒對手。

3.保留世界重量級拳王金腰帶
日期:1975年10月1日
對手:傅理沙(Joe Frazier)
簡介:與The Rumble In The Jungle相隔不足一年,阿里與傅理沙在菲律賓馬尼拉的擂台上交手。這場拳賽相當激烈,第10回合,阿里被傅理沙困於繩角,傅理沙其後形容自己擊中阿里的拳足以摧毀一堵牆。不過,阿里卻捱得住對手的攻勢,並逐漸扭轉形勢。傅理沙因為右眼被打腫,阿里幾乎是隨心所欲的揮拳且能命中對手。傅理沙的訓練員在第14回合賽事(總共15回合)不理傅理沙反對拋毛巾投降,阿里獲判以T.K.O勝出,保留了世界拳擊理事會(WBC)及世界拳擊協會(WBA)兩條重量級金腰帶。阿里賽後亦大讚傅理沙:「我沒有意識到他是這麼出色的,他絕對是真正的鬥士!」

註:阿里當時仍以Cassius Clay的名字參賽,直至擊敗利斯頓兩天後才改名Muhammad Ali(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