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稱內銀危機仍遠

官媒稱內銀危機仍遠

【本報訊】中國經濟放緩,加上內地企業負債水平持續高企下不,令市場擔心相關情況將會衝擊內地銀行體系,構成系統性風險。《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日發表文章,其中引述一美國智庫的研究報告駁斥相關看法,稱只要中國將信貸增速放慢到可持續水平,中國距離發生潛在的銀行業危機仍然很遠。
文章指,得出前述結論的首要原因是中國儲蓄率仍然很高,認為一個國家可以維持的債務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內儲蓄佔GDP的比重是多少;中國積壓的債務更幾乎全部是人民幣債務,並同時也是淨債權國,故中國很難會受到、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那樣的情況所影響。
銀行業危機,大多是從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債務開始「出事」,文章指,中國銀行業債務絕大部份都是較為穩定的存款,人行亦擁有充足工具應對潛在銀行擠兌,整體問題不大;中國銀行業更已大幅核銷壞賬,不良貸款比率明顯下降,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相比,中國銀行業對業績不佳國企放貸也明顯減少。
不過,文章建議為減少內地金融業積累的風險,當局必須縮減對長期虧損國企的信貸投放,關閉「殭屍企業」,中央須克服地方反對關閉「殭屍企業」的阻力,同時通過加快銷賬、不良銀行資產證券化,以及對實力弱的金融機構進行局部資本重組,以處理不良資產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