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組團投票擺烏龍險觸犯選舉法

老友記組團投票擺烏龍
險觸犯選舉法

總統初選(Primary Election)將至美國加州,選民可以選票就美國總統參選人、國會代表心水及不同議案等表態。鑑於亞裔市民於歷屆初選中的參與度均不高,有華人社區組織希望扭轉局面,首次拉大隊帶一群老友記投票,但一班老友記在過程中遇上不少阻滯,到底他們最終能否完成任務?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今年的投票日為本月7日(下周二),市政廳的選舉中心自上月9日起已開放予選民投票。華人組織「社區住客聯會」周四率領十多名長者選民到市政廳票站投票,高等法院法官參選人黃正凱和加州參議員參選人金貞妍亦把握機會,在場外拉票。

對一班老友記來說,履行這項公民義務可謂過五關斬六將:有人漏帶證件,有人不懂英語表格,要人代為填寫;亦有人聽畢選舉事務處(Department of Elections)的廣東話職員詳細講解後,仍然不懂填劃選票。

移民美國廿多年的盧愛英自信滿滿表示:「(過程)無困難,好開心!」不過她稱對這次支持的參選人及提案認識其實不深。另一位婆婆因未弄清可負擔房屋「提案C」內容,慌忙向聯會成員求援:「你幫我揀得㗎啦!你哋支持邊個我就支持。」要成員小心翼翼解釋:「不能這樣的,要你自己決定!」最終只可告知聯會支持哪位參選人,險些觸犯選舉法。

一行人投下「神聖一票」後,最終獲職員送上「我已投票」(I Voted)的貼紙,紛紛高舉勝利手勢拍照留念。

社區住客聯會首次年長選民入票站投票,發言人孔詩詠對《蘋果》表示:「他們多來自移民家庭,家人忙於工作,未能照顧他們的選舉權益、填寫表格;一些人因收不到或弄失選舉事務處的投票通知信件,而未能趕及於6月7日前投票。」選舉事務處雖有中文職員及提供中文選票,但她表示仍有不足,「今次已預早致電選務處稱會帶一群老人家來投票,但最終他們仍未能提供部份表格的中文版本,要我們逐一代為填寫。」

《蘋果》問道,年長選民對投票意向含糊,帶他們投票是否恰當?孔詩詠認為,選舉事務處和社區組織均有責任加強對他們的投票前教育工作。

加州公共政策研究所(PPIC)去年一項對過萬人的調查指出,加州登記選民中,於6月初選中「可能投票者」(Likely voters),亞裔僅佔12%,較白人(60%)及拉丁裔(18%)低,但就高於非裔群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