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建聯前主席兼立法會議員譚耀宗被踢爆,本周二於伊利沙伯醫院獲安排優先做手術切除耳部瘜肉。據悉,譚與負責手術的副顧問醫生相識,疑因此獲特事特辦及打尖做手術。資料顯示,現時九龍中聯網的耳鼻喉專科門診新症需輪候31周,若加上輪候公院做手術約4至12周,換言之,譚免排長龍,比一般人快至少43周(約10個半月)診症及做手術。譚耀宗昨就事件鞠躬致歉,醫管局指伊院會嚴肅處理及徹查事件,然後提交報告。
記者:張文鈴 林俊謙 梁麗兒
譚耀宗昨現身立法會表示,事件引起多方面的不便,向受影響人士「正式表示歉意、致歉」,他至少3次微微彎身鞠躬道歉,但指因院方已展開調查,不作進一步評論。對於記者追問他當日是否知道自己打尖及是否承認自己享用特權時,譚僅連講3次「我冇嘢補充」便離開,見記者全程僅1分06秒。譚的左耳洞附近有白色紗布,相信是日前做手術的位置。
議員:冇理由唔知病人好辛苦
《蘋果》記者昨到伊院日間醫療中心了解,在5樓手術室外貼出3張專科輪候時間表,其中一張顯示九龍中聯網排期看耳鼻喉科穩定新症需輪候31周,即7個半月,已是各聯網中最短。另根據公院醫生指出,手術輪候時間為4至12周,換言之,譚耀宗今次打尖最多慳了43周輪候時間。
對於譚耀宗打尖做手術,院內受訪市民均批評離譜;黃女士認為,譚身為公眾人物,自己沒理由不知道打尖,但仍然接受,做法不妥,她又稱其耳朵之前需照超聲波,排期半年,認為院方沒理由讓譚有特權。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醫管局本身資源緊張,各科輪候時間長,若有特權人士利用身份及地位打尖,會增加基層市民的不滿。他促請醫管局盡快調查事件,包括涉及醫生有否濫用職權,私下安排譚打尖,「譚耀宗有冇濫用職權?定雙方都有?呢件事係單一事件,定係呢個醫生唔係第一次咁做呢?」
公民黨立會議員郭家麒質疑,譚擔任公職多年「冇理由唔知道香港病人好辛苦,要排好耐」,認為譚應自覺拒絕打尖,他將去信立法會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要求跟進事件,「呢啲特殊嘅安排係錢都買唔到嘅利益」。他又認為譚自稱「無意要求打尖」的說法,與特首梁振英行李事件同出一轍。曾在伊院工作的郭指過去有高官求診都會要求對方排隊,「如果係一啲非緊急嘅病,我哋一定會叫佢哋要排隊、要排期」。
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主席正是譚耀宗的黨友葉國謙,他昨日稱秘書處目前未收到有關投訴。他又強調,委員會須根據議事規則行事,希望郭家麒釐清投訴內容,不要動輒就向委員會投訴,應尋求其他途徑解決,質疑他是「抽水」。
伊院調查需時4至6星期
至於譚耀宗太太亦被指獲安排經由員工通道進入手術室,並在員工休息室等候。代表衞生服務界的立法會議員李國麟表示,進入手術室內的員工休息室之前,都要先通過無菌檢查才可以進入,外人不能入內,他指「冇聽過外人可以喺員工休息室等候」。
食衞局副局長陳肇始指,醫管局正調查事件,相信調查後會向公眾交代。伊利沙伯醫院表示,已成立三人調查小組調查事件,但需時4至6星期完成。
打尖醜聞九大疑團
1.
譚耀宗是否經急症室、普通科門診或私家醫生轉介到專科門診求診,再排期做手術?
2.
伊院指部門主管不知情,是否失職?
3.
事件中本身是護士的部門運作經理有否向譚提供特權?
4.
涉事醫生有否收受利益?
5.
該醫生寫轉介信給譚到專科求診,再由自己診治是否正常程序?
6.
涉事醫生過去有否安排譚或其親友在公院求診?
7.
手術安排有否影響其他正排期的病人?
8.
不經正常程序輪候專科門診的病人佔多少?
9.
醫管局會如何懲處違反正常程序的員工?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