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錘定音:大學生對六四主流意見是「恨」 - 李慧玲

壹錘定音:
大學生對六四主流意見是「恨」
- 李慧玲

明日六四,維園第27年燃點燭光。
學聯今年退出,支聯會較早時宣佈今年六四的維園燭光集會,首次沒有學生代表上台。但沒有學聯,為甚麼不可以安排其他年輕人上台?後來,「大專政改關注組」主動爭取。最新發展是,支聯會最終同意讓關注組和支聯會青年組成員同時上台,以訪談形式,講一講這一代對六四的聲音。
這一代的大學生,對六四究竟有沒有主流看法?
學生會領袖說要為六四畫上句號,一石激起千重浪,觸發相關討論。最初,11間大學學生會聯合行動,在新聞版面上多少予人畫句號是主流看法的印象,但近日越來越多不同聲音出現,大學生覺得應否悼六四、怎樣悼六四,其實都是紛紜的。
以我和身邊人接觸所及,這一代的大學生,對六四意見多元,似沒所謂主流不主流。反而,最統一的觀點,是對北京政權的深惡痛絕。悼念也好,不悼念也好,同學相同的是對專制獨裁政權的恨意,咬牙切齒。我暫時仍未接觸過一名大學生,關心時事,但卻體諒北京。如果要問甚麼是主流,這就是主流了,所謂畫句號,根本就是與中國切割的變調。
北京擔心港獨、擔心分離主義,但這些都是北京這幾年對港政策和用人所造成的。

李慧玲

周一至周五刊出

http://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