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斷收到讀者的email要我寫多一些勵志、鼓勵年輕人的故事,我覺得現在部份香港土生的新一代豐衣足食,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來未捱過,不懂得感恩,祗懂得抱怨,不懂得包容,祗懂得自以為是,不知天高地厚,將自己無限放大,沒有貢獻又要有福利,又要有權利,令我費解,現在香港還有一些40年代至80年代人在社會不同崗位上把關,但當這批人退下去,接軌的是現在的新一代,過多幾十年,新一代出下一代,如果心理質素沒改善,一代不如一代,香港危矣!
我今次想講一個奮鬥成功的年輕人,他就是我的泰拳師傅,風之子杜恆霖(Bryan),是80後,他外貌斯文,青靚白淨,與大部份打泰拳人的外貌截然不同,望似書生但在擂台上之狠辣,完全是另一個人。Bryan生長於草根家庭,並無父蔭,中三已輟學,15歲開始學打拳,但他的艱苦訓練過程足以作為年輕人的借鏡。
他最初學泰拳是在天台及天台下一層練,在夏天時,無冷氣,熱氣困在室內不流通,試過練到全身抽筋,休克,要call白車急救,又試過因練習過劇令到椎間盤凸出,但面臨比賽,不得不繼續練,其間每日要吃二十多種強烈止痛藥死頂,打完拳賽後,就馬上入醫院開刀。此外為了更加專心訓練,他單人匹馬到泰國一些窮鄉僻壤練拳,語言不通,蚊叮蟲咬,為了生活費,在當地做苦力,訓練時,被當地拳手打到遍體鱗傷,有一次還險些失明。由於國際賽裏重磅賽會較受歡迎,Bryan因此增磅越級挑戰,由最初105磅增到現在140磅,增磅期間,每日逼自己不停食及不停操練,務求所有增磅的都變成肌肉而不是脂肪。
2006年Bryan才21歲,就代表香港參加IFMA世界業餘泰拳錦標實,比賽前在曼谷過磅,為了減磅,雖然病了,仍要穿上膠衣跑步一小時,若冇鬥志力,實在不行,結果Bryan奪得金腰帶殊榮。Bryan一切一切的努力,變成了今時今日的成就,他出名的獎項包括2006 IFMA世界泰拳賽金牌、2006香港拳王,2009, 2010和2013 WMC洲際拳王、2014 WBC國際拳王。
Bryan知道打拳不是一份終生職業,於是他多年前在灣仔開了一間蚊型拳館,一邊經營拳館,一邊比賽,一邊受傷,長時間睇物理治療,所有賺的錢都放在比賽、睇醫生、買營養產品,如是者8年內,他每天工作16小時,到現在在中環,銅鑼灣及旺角開了4間巨型拳館和一間泰國餐廳,成績超然。同時間他知道自己不足之處,為了增强做生意的學識,他報讀了英國威爾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課程,仲有3個月就畢業,現在他已準備就緒在國內開拳館及籌劃香港上市,若一切順利,他將會是香港第一個能夠以拳館上市的年輕人。
下一期我會介紹另一個年輕人奮鬥成功的故事,她就是蜘蛛女鄭麗莎Lisa Cheng。
范統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