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首掛酷熱天氣警告34℃行山 兩男女中暑送院

昨首掛酷熱天氣警告
34℃行山 兩男女中暑送院

【本報訊】天文台昨天發出今年首個酷熱天氣警告,昨午新界部份地區氣溫高達34℃。烈日當空,本港至少發生兩宗懷疑中暑不適事件,其中一名22歲女學生,在油塘魔鬼山行山時中暑不適,由救護車送院治理。另一名男子在馬鞍山郊野公園行山時亦不適送院。
記者:劉柏麟 翁鈺輝

昨晨10時許,22歲姓余女子與兩名男同學結伴行山,由油塘碧雲道上魔鬼山,至中午12時許,余女不堪烈日暴曬,中暑不適暈眩,同行同學大驚報警,消防員上山在山頂附近發現他們,余女當時漸已清醒,由同行友人扶持步行落山,再送院診治。此外,一名50多歲中年漢在馬鞍山郊野公園行山,至下午2時許疑難抵酷熱,出現頭暈中暑情況,於是報警,消防員到場將他帶落山送院檢查。

老人小童不宜戶外活動

昨晨11時45分,天文台發出今年首個酷熱天氣警告,一道高空反氣旋正為本港帶來酷熱的天氣,未來2至3天,天氣會持續酷熱。勞工處亦提醒僱主,要評估僱員中暑風險,提供足夠清水及適當輔助工具,以減少僱員的體力消耗。
急症科專科醫生彭繼茂表示,中暑是酷熱天氣下引致身體不適,會不斷排汗、缺水及電解質不平衡,以致血壓降低、頭暈、疲倦,心跳加快及心翳,甚至出現休克,部份慢性病患者如心臟病患者,會因此誘發心臟不適或病發。
「覺得唔舒服已經太遲!」彭強調預防中暑最重要,提醒市民留意天文台的酷熱天氣警告,倘天氣太熱,盡量取消戶外活動,「慢性病患者、老人家同小朋友就唔好出街喇」,在戶外工作者,在適當時間最好歇一會,撐傘遮蔭或在陰涼地方休息,避免長時間烈日暴曬。
彭醫生又稱,宜穿淺色、長袖及通爽衣物,注意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在戶外運動選擇輕鬆一點的運動,避免過份劇烈及競賽式運動。彭補充,當感到不適要即時返回室內休息,補充水份,倘半小時仍感不適,馬上報警送院檢查。

昨日淺水灣泳灘氣溫曾錄得31℃。 陳善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