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美國生物科技行業一直面臨困境,該行業中多個指數的回報至今為負值,儘管整體股市於2016年初波動之後似乎重拾升勢。由於政客試圖想出一個解決價格上升問題的方案,加強對藥物價格的監管成為該行業受壓的一個因素。
該行業承受的政治壓力最初來自去年夏天,一間小型私營公司將其收購的一種已在市場一段時間的藥物價格提高5,000%,該事件引發公眾對存在已久的藥物價格問題之討論,並促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宣佈其控製藥物價格的計劃。目前藥物價格繼續為競選議題;甚至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亦公開支持希拉里的部份計劃,例如允許醫療保險公司就藥物價格談判。
為了面對此情況,行業的兩大交易組織已發動廣告攻勢,宣傳處方藥物如何改善病人的生活質素,以及有助病人避免例如住院等的更昂貴健康護理服務。行內公司亦減低藥物價格加幅。
現時,我們認為政界對藥物定價事宜過份關注。我們相信,於2017年1月下一屆國會任期開始時,政客們將認為有必要定立一些規管政策,而我們預期國會將通過一些較溫和法例,以紓緩病人的藥費負擔。我們亦預期更多以市場為主導的改革將會出現,例如更高的折扣或更多較廉價的代替藥物。
儘管如此,雖然該行業仍可能存在額外的定價及還款壓力,但我們認為近期所見的創新浪潮遠遠抵銷該等障礙。當我們同時考慮到股價因近期的調整而存在上升潛力,以及因此帶來具吸引力的估值,我們對該行業的投資前景仍感到樂觀。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
Copyright©2016。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版權所有。
本文之發行人為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亞洲)有限公司。本文只提供一般性資料,其內容顯示本行在刊登日期之見解。文內所提及的證券只作參考用途,並非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證券的建議。
投資組合不一定在任何時期內持有所述股票。本文的意見可因應情況修改而不作另行通知。本行對文中所載之推測不會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本行亦不會就閣下使用本文或本文之任何資料、推測或意見而引致閣下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責。本文並未為香港證監會所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