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馮煒光,紅到對岸去了。
台灣好些朋友,對香港印象與認識,本來只限於這種上不得「一流餐廳」的雲吞麵,以及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政治人物琅琊榜上,好勇鬥狠的梁振英,排第二沒人敢認第一,然後,知名度最高的,最近竟然輪到打手馮煒光。
事緣馮專員最近再一星期內連發兩篇潮文,誘騙港人為爭取普選劃上句號,拿台灣開刀,別有用心人大概想破壞港台關係,轉發給台灣之友欣賞。人家見他是新聞統籌專員,又幸災樂禍諷刺:「台灣人民怎樣看?政黨輪替三次了,還不是爛蘋果換爛蘋果?老百姓的生活有好轉嗎?加薪能多加幾個茶葉蛋嗎?」那大剌剌的口氣,還以為香港也有國台辦級數管外交的高官呢。
這打手不外乎主打兩點,一,有普選的台灣問題一大堆,二,香港沒普選,「香港人機遇卻比台灣多得多」。蔡英文就職典禮演講時,把台灣經濟、教育、司法、貧富懸殊、年輕人低薪困局盤點了一遍,馮專員見獵心喜,把人家的問題簡單化白癡化,一律打成民主普選的惡果。最諷刺的是,由689人選出來的市長治下,這些問題也一樣複製過來,卻依然自誇虛擬的政績。最丟臉的是,由689萬人選出來的總統,以謙卑謙卑再謙卑的精神,不會報喜不報憂,雖然也有嗆前任的意思,但爛攤子攤開來,將來也是她自己的擔子,要找數的。
馮專員在民主黨時期跟大隊考察台灣選舉,與黃毓民爭執,不枉上演過一幕攤屍體記,果然對台灣很熟悉。他問「台灣有大型基建嗎?沒有。有的一個體育館工程也停擺,社會發展輸香港九條街。」大巨蛋因為政治問題安全問題,興建速度比不起專員所嚮往的那個世界,輸九條街,不過,萬一樓起了樓塌了,十九條街的有關人等都會被追究。台灣問題的確一大堆,並非如某些港人以旅客心態所見那麼理想,但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會下台,會換人做看看,都是自己選擇,起碼輸得服氣。
輸九條街的台灣,總統就職時說:「國家不會因為領導人而變偉大」,沒有民主的香港,市長說:「特首地位的確是超然的」。光是氣度,就沒得比。你說這是賣口乖,懂得收買人心而已?不光是懂得,更是必要,因為面目可憎者唯一下場就是下台。
馮專員說香港人的機遇比台灣多得多,別的不好說,無賴這一行業,香港門檻低、薪資高,自作主張破壞兩岸關係,搶在主子之前出頭,也不見得會即時變無業流氓,用在馮專員身上,此話果然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