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除了零售、酒店及旅遊業界,建築界先感受到寒風,連大行亦要大手減薪!昨日流傳建築師界「大行」王歐陽(Wong and Ouyang)內部信指,公司因工程量減少,料今年會出現赤字,故需裁員兼減薪一成半。本報致電王歐陽(香港)公司查詢,發言人未有否認有關消息,但不願置評。
有關王歐陽的內部信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提到,因應整體經營環境轉差,於中國、澳門及香港工程量大幅減少,王歐陽在完成手頭上澳門及中國主要工程後將會變得嚴峻,因此預期今年餘下日子將會錄重大赤字。由於公司有八成開支來自員工薪金,以及其他員工相關成本,因此公司決定月薪18,000元或以上員工,全部減薪15%,自6月起生效。公司要求員工需於本周五或之前,簽署確認信同意減薪,如未獲回覆,公司將再裁減人手。
曾設計朗豪坊貝沙灣
王歐陽1957年成立,據其網頁有300名員工,主要是建築師,於上海及廣州均設有辦事處,主要客戶包括太古、長實、恒地以及馬會等。不少私樓及寫字樓均出自其手筆,包括朗豪坊、港島東中心、貝沙灣五期、沙田第一城、黃埔花園以及南豐新邨等。王歐陽在行內屬數一數二大行,80年代已出名,業界指初入職的建築師,起薪點達3萬以上,具備5年以上經驗的,月薪可超過5萬元,相信只有約一成文職員工,不受是次減薪影響。
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功能界別議員謝偉銓接受訪問時表示,現時行業情況差過2003年沙士,他指沙士時雖然香港經濟差,但有內地及澳門項目幫補,但現時中、港、澳經濟同時轉淡,影響較大,「內地項目減慢咗好多,澳門更加唔使講,做完手頭上嗰啲,就冇新項目」。他又稱,新工程項目減少,變相要裁減人手及減人工,業界已經頂了一年,其間有不少公司裁員。
■記者倪敏慧、張綺敏、陳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