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的世代戰爭 - 曾志豪

六四的世代戰爭 - 曾志豪

如果有所謂世代戰爭,那麼戰場便是在六四。
上一代對六四的情意結,下一代對六四的污衊,那已經不是「代溝」可以解釋,我會理解為「是非道德」的淪喪。
任何人都會對自己親身經歷的事物有深刻感受,距離愈遠,感受愈淺。
正如我們這一代人,距離日本侵華的時代久遠,所以沒有多少人紀念七七事變、九一八事變。
然而,沒有強烈的個人感受,但也絕不應嘲笑上一輩人的抗日記憶。
個人在歷史長河之中,實在渺小如蟻,如果每個人都只以自己的個人感受作衡量標準,則歷史未免變得淺薄。
即使日本侵華時你未出世,但只要尊重歷史,也斷不可能看着南京大屠殺的相片無動於衷,遑論揶揄嘲笑。
你毋須要為久遠的歷史慘劇流眼淚,但也不代表你能夠輕浮的在墓碑上吐口水。
但這一代的大學生,沒有經歷六四,便否定六四對香港的存在意義。
他們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他們把一代一代參與悼念六四的香港人,貶斥侮辱為妓女;典型的「自己對六四無感,便認為參與的人,沒有個人意志」。
我可以大大聲告訴這批混蛋大學生聽,維園27年來的每一點燭光都是用良知點燃,我們愛護89的學生,因為那是多麼高貴的靈魂。他們在廣場留下絕食宣言:「我們不喊,誰喊?我們不幹,誰幹?」即使隔了27年的時空,仍無法不動容。反觀香港的大學生,卻縮頭烏龜似的寫了「鄰近地區是否平反不作討論」,兩相對比,無論是眼界承擔情懷乃至文字運用技巧,都是雲泥之別……不,是雲糞之別。
六四是香港社會的照妖鏡,是人是妖,每逢六四便自動現形知分曉;任何侮辱淡化轉移六四屠殺記憶的,不論是否香港世出,不論是新一代還是老一輩,都是妖。
這便是世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