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詩與胡說:十萬字過後的我地 - 何韻詩

【七筆思議】
詩與胡說:十萬字過後的我地 - 何韻詩

這是告別篇,「詩與胡說」專欄。不知不覺在這裏發表文章,原來已經一年多快兩年的時間。
那天,收到《蘋果》娛樂版編輯的邀請,老實說非常沒信心,差點就拒絕了。文字嘛,隨便玩玩fb寫寫blog自娛是沒問題的,要公開在報紙上發表,而且還是這種藝人有事沒事便被放在射燈下狠狠批判的年代,還要每個禮拜。少點內勁都不行。
結果,好挑戰自己的我,還是答應了。而且後來發現這個決定,是有箇中玄機的。

記錄傘運期間的感受

本來只是三個月的邀約,沒想到一開始寫,就碰上香港人歷年來最大型的社會運動。傘運期間,這個地盤,就擔任了記錄那十幾個禮拜,本人所感受到的一切,很合時的周記角色。在那高速移動的日子裏,無論是多疲倦、多憤怒或多沮喪,都堅持每個星期天花幾個小時坐下來,把那些感受一一記錄。文筆始終笨拙,故大部份時間也只能把心中所想之四分之一表達出來,但過程強迫我把思緒整理好,在那令人容易衝動的日子裏,非常重要。
後來,佔領完結,一切沒回歸平靜。起碼我的生活,就起了極大變化。
寫下個人的獨立宣言,往不一樣的方向進發。很多構想、很多嘗試、很多精采走完的計劃、又有些未如所料的中途斷纜,一個一個禮拜的字字句句,接近十萬字的思考過程,將細節記下。
有個老掉牙的說法:「創作,是孤獨的。」確實,但其實也rewarding,但前提是,你必須活着走出來迎接那些獎勵。
無論是寫歌、寫文章,在進行期間,你一個人於電腦前苦苦進攻埋頭苦幹,反覆在自己的腦汁中輾轉翻騰,每隔一會就會有覺得自己超級無趣、寫不下去不想再創作的時候。我有好幾篇稿,就是在這種「是但啦!唔理喇死就死啦!」的「本Pair」狀態下呈交的。
但每次死過活來,文章發表後,看到有人被當中某一句觸動,又或者哪位朋友發個短訊來謝謝我的啟發,就會被提醒,文字刻錄的重要性。

文章發表後,看到有人被當中某一句觸動,就會被提醒,文字刻錄的重要性。

有人告訴我們,原來很多擔憂恐懼,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整個香港也無比困難

回顧這六十多篇專欄的內容,有些很激動、有些很火爆、有時低能懶搞笑,但其實大部份都是平淡的。很多篇,都只是各式各樣的腦細胞檢閱分享。這種取向,在這個萬千呃like的氣候中,很容易就被略過,收視率奇低。但偏偏,又總會有一兩個人接收到了,而且總會讓我知道,他們收到了。就是這些無色無臭無味的互動、這些輕微的感動、還有當中慢慢引發大家的輕微改變,令我寫到如今,而且依然堅持不會為了效果而交稿的準則。
上禮拜收到說要暫停娛樂版所有專欄的消息,沒有細問當中原因。不想多想,也無意義去胡亂猜測,反正就是新陳代謝的一種,一個任務完結,說聲謝謝祝福,再繼續上路去吧。
現在,傳統紙媒困難,不「聽話」的單位全都困難,整個香港也無比困難。
這個微不足道的專欄,多少在巧合下參與了一年多的香港,和這個地方所經歷的變化。我們一群人,從悲憤走到團結,從疲倦沉進沮喪,終於去到重振,卻又無奈漸漸分化到更深的矛盾之中。從最當初的純粹,走到近日理念世代之間種種的分歧,是我當初最擔心的,而最擔心的也始終發生了。
但擔心當中,還是能感覺到一些隱藏的小希望。

恐懼是自己想像出來

就我個人而言。由走出來,到全面被封殺,個個見到我U-Turn避走。然後試着開山劈石,哎呀又餓唔死,然後到最近,終於終於,接到第一個正式廣告。雖然只是個商業活動,是很個人的事情,但當中蘊藏的意義又是不能否認地重大,因為,終於終於,有人告訴我們,原來很多擔憂恐懼,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客戶一小步(其實也不小),娛圈的一大步,更是某些堅持的一巨步。我們在各種龐大機器引發的沮喪中,原來還是能依靠人們願意互相扶持的心。
前陣子對某些社會現況覺得很是無奈,跟朋友聊起,朋友輕輕送上一句:「Try not to judge. Just take it as facts of life.」是的,一切就是個屬於我們的學習過程,人是,地方亦然。別只忙着批判,有種就自己先去做吧。
在人心慌亂的時候,保持清晰和清醒,更是重要。
僅此寄語,各位繼續一起又各自努力,後會有期。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

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
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
「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fb連接 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