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識飲惜食】
「香港人係可以嘅!」19場連勝後,神奇小子曹星如的一句話,振奮人心。其實,打拳如是,包糭亦然。市道差、通脹持續、物價上升……種種因,也是同一個果──搵食艱難。莫道是小本經營的食肆捱唔住,就連大集團連鎖店的出品也要將貨就價。為了「慳得一蚊得一蚊」,無不將食品製造廠北移,換來的卻是一件件沒有品質保證的商品。就連端午應節的糭子亦難逃一劫,不同口味的急凍糭陸續攻陷超市。若然你走一趟街市、粥店、雜貨舖,或許你會發現,在街角的某處,仍有人不厭其煩地親手包糭。儘管醃肉、浸糯米、烚糭的工夫是何其繁複,也有人一直捍衞、堅持。這份屬於香港製造的味道,又叫新鮮。別忘了,香港還有「糭」。
西營盤徐小鳳 心意鹹肉糭
「不知道在那天邊可會有盡頭,只知道逝去光陰不會再回頭……」在西營盤第三街的關興記店內,傳來一闕《順流逆流》的歌聲。一把低沉又略帶磁性的女聲,還有那尾句的幾個震音,實在很難令人相信,她不是小鳳姐。「我啲歌友成日講笑叫我做『西營盤徐小鳳』㗎,哈哈!」關太腼腆地說。她既是關興記的老闆娘,也是這間始創於1928年的豆品店第三代繼承人。「以前我老爺同佢爸爸做豆腐擔上街賣,再由大牌檔搬入舖,腐乳都係自己做。」舖頭原本在第一街,直至1990年才搬到現址,但幾十年來,招牌貨始終如一,豆腐、腐乳、芽菜,當然還有那每日自家鮮製的豆花豆漿,不少街坊也是捧場客。雖然單賣豆品已是其門若市,但關太似乎還未滿足,近幾年每逢端午前夕,還賣起糭來。「10年前已經有賣喇,嗰陣仲係同食品廠拎貨,但一拎就要幾十隻,天氣熱好易變壞,嘥晒。」與其浪費,倒不如親自上陣。原來關太除了歌喉了得外,還周身刀張張利,曾經當過社交舞導師,閒時還上烹飪班跟大廚學做中菜,「嗰時學識做珍珠雞,但冇理由端午節賣珍珠雞嘛,就自學包糭,包落又唔算難呀。」
街坊熟客 材料種類份量可加可減
關太隨即拿起兩塊糭葉,往內摺一下,一個倒三角小漏斗便成了形,再塞一把糯米和綠豆,放隻鹹蛋黃及一塊肥豬肉,最後再鋪一層糯米便完成。材料看似簡單,但預備工夫不少。糯米及開邊綠豆要先浸隔夜才會綿糯,五花腩也要用鹽及五香粉先醃,還有那預先浸軟的糭葉及鹹水草,縱使並非矜貴材料,但勝在全部用心處理,「我唔鍾意用一排排嗰啲現成鹹蛋黃,一定要用生鹹蛋,打出嚟仲有少少蛋白包住,咁至唔乾身。」更窩心的是,她會按熟客要求,加減材料種類及份量,蝦米臘肉臘腸也悉隨尊便,「買開嘅街坊臨近端午時就會走嚟問我幾時有糭賣,有客會話唔要蛋黃、唔要肥豬肉,我都會特別做畀佢哋。」
附近有間連鎖快餐店,年年會跟關太買鹹肉糭送給員工賀節,「佢哋嗰啲唔加綠豆㗎,要用紅豆花生,一樣照做。」不過,雖然「糭」類可度身訂做,但關太包糭幾年,也堅守一個宗旨──最緊要新鮮,只會在端午前幾天才包,到端午節前一天就停包。「又要包又要烚,自己一個做唔到太多。糭食得多始終會膩,客人應吓節買兩三隻就夠,唔通你真係買幾十隻返屋企擺咩?」她笑言,就算包糭是件苦差也要親力親為,無非為興趣,「好似我啲小朋友話齋,我阿媽賣糭唔係為賺錢㗎,哈哈!」只不過賣$18的一隻糭,雖用不上甚麼矜貴材料,卻是關太一份小小心意,也正如她每星期要老遠由西環走入屯門女兒家煮飯一樣,「最緊要見到屋企人食晒啲餸,覺得好味,咁幾辛苦都覺得抵喇。」
關興記
西營盤第三街65號
地道鹹肉糭解鄉愁
除了廣東糭和潮州糭,在香港亦可以買到不同地區風味的特色鹹肉糭,讓人一解鄉愁。糭,當然新鮮本地製造品質最好,不過礙於材料和工藝所限,有些地道家鄉糭,就只得急凍貨。
江南大肉糭 $20
90年歷史的五芳齋一向以製作浙江嘉興糭馳名。餐廳對食品質素要求高,米會選用有「貢米」之稱的黑龍江五常糯米,糭葉用上含多種微量元素和活性物質的箬葉。糭子散發清香的味道,糯米香甜軟糯。
材 料:糯米、豬肉、釀造醬油
五芳齋
紅磡蕪湖街83號逸酒店地下1-2號舖
福建鹹肉糭 $22
福建糭的精髓在於包糭前要用老抽把糯米炒香,而豬腩肉用鹽和糖醃後,與冬菇、蝦米和栗子加入五香粉炒至半熟。拆開糭子已散發香氣,味道寧舍濃郁。
材料:糯米、豬腩肉、冬菇、蝦米和栗子
廈門風味阿珠小吃店
土瓜灣美景街44號安福大廈地下
台灣肉糭 $27
百分百台灣直送的糭子,由程班長的媽媽帶領員工一同包製。程班長用料講究,且做法繁複,選用偏肥的三層肉,肉要先炸後炒再滷,才能用來包。糯米就要自己溝,選用口感較綿密且富米香的圓糯米配口感煙韌的長糯米。鹹蛋黃也要烤過,令香味更突出,油份亦會更多。選用台灣產的冬菇和栗子,百分百台灣味道。
材料:糯米、三層肉、鹹蛋黃、冬菇和栗子
程班長台灣美食
荔枝角長沙灣道883號億利工業中心1樓102室
中山雜豆蘆兜糭 每磅$58
份量十足的蘆兜糭,每隻逾兩磅重,負責人袁太選料嚴謹,指定用黏性高的泰國糯米,含眉豆、腰豆、花生、紅豆和綠豆的雜豆,以五香粉、鹽和糖醃製過的豬腩肉和湖南鹹蛋黃一起做餡,梅花間竹,一隻糭有最少四隻鹹蛋黃、四層肉、六層米,鹹香又有咬口。袁太說翻熱約三磅重的蘆兜糭,水滾煮半小時即可,最地道的食法是把糭切件煎成外脆內軟,味道更佳。
材料:糯米、雜豆、豬腩肉、鹹蛋黃
三陽號
中環永吉街11號地下A座舖
東莞道滘雙黃裹蒸糭 $30
蔡瀾盛讚的東莞道滘糭,最特別的是用上蜜糖水浸過的鹹蛋黃,味道既鹹且甜,非常過癮。蜜糖鹹蛋黃是道滘人葉潮在上世紀30年代所創,從此成為道滘糭的必備餡料。糯米則是東莞出產、一般用來做飯糰的矮腳糯米,貪其特別黏口、富米香,而且耐烚不易變得鬆散。
材料:糯米、綠豆、五花腩、蓮子、蜜糖鹹蛋黃
永富
九龍城侯王道47號地舖
記者︰黃依情、吳宛蔚
攝影︰劉永發、梁志永、楊錦文
編輯︰謝慧珊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