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連環出招,誓要打殘殼股市場!今秋起港交所將連環推三改革,針對創業板監管、反收購(即借殼上市),以及強制長期停牌公司除牌機制諮詢市場,矛頭對準瘋炒殼股。其中除檢討創板上市門檻外,更表明會重提證監會早表明不鼓勵的「第三板」。
記者:黃翹恩 石永樂
港交所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David Graham)上周五收市後接受訪問,交易所將會全面檢討創板監管問題,包括是否需如主板般進行公開發售、上市合適性、甚至提高轉板要求等,全在考慮之列。
創板檢討第四季諮詢
港交所將在下季向市場非正式諮詢,第四季可推正式諮詢,有望明年落實新制。至於市傳會提高上市公司市值要求,戴只稱會全盤檢討上市合適性。戴表示,創板一旦更改上市門檻,「定位自然有輕微改變」,故將同時討論是否需設「第三板」。
「第三板」意念初見於1月港交所的三年戰略計劃,但2月即被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潑冷水,指處理好創板亂局前不適宜設新板。3月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仍不服輸,再撰網誌闡釋意念,指三板屬新市場,可考慮設寬鬆門檻,容許「有潛力、有活力的創業型公司」進場,同時加快除牌機制,趕絕不良公司。至上周五港交所終表明,將為「三板」正式諮詢市場,但未與證監會討論。
曾任職證監會及交易所的上市公司高層彭沛然支持設立第三板,認為證監會不會從用家角度設計市場,「見到市場有賊偷嘢,就連人承擔市場風險都唔畀;結果為咗捉賊,殺晒市場班真正用家。」有市場人士則認為,證監會其實希望第三板與創業板檢討一起進行,如今交易所計劃正合證監意思,相信較易獲放行。
「三板」會否成功?彭沛然認為關鍵在於基金經理是否願意投資。有正打算上市的公司高層明言「好難」:「要達到咁嚴謹的要求,我係第三板想吸引的公司,都去新加坡啦。」
短期處理與證監關係
由於落實諮詢改例需時,對於「啤殼」風潮熾熱,港交所正與證監會討論,短期或就上市公司合適性刊發指引,解釋交易所審批標準。至於反收購、長期停牌公司機制等新規例,港交所明年初將諮詢市場。
市場關注港交所、證監會去年底提出、將針對上市架構進行聯合諮詢。戴林瀚透露,聯合諮詢將在短期推出,處理的是港交所、證監會之間的關係,不涉實際監管內容及上市要求。被問到是否一如傳聞,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將加入證監會人員,戴林瀚不予評論,只強調雙方緊密合作,亦一直有就聯合諮詢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