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上周表示正研究為長期停牌公司設死線,屆時即自動除牌。上市主管戴林瀚認為此舉可逼公司盡最大努力復牌,分析認為機制合理,可間接逼大股東「做好間公司」。
上市公司停牌3個月以上即屬長期停牌,撇除涉及調查或清盤外,最「老資格」而未有復牌計劃的為2011年起停牌的百營環球資源(761)。除了財困公司分3個階段、共18個月的復牌期限外,港交所對其餘停牌個案並無時間指引,因此當局正研究停牌若干時間後需自動除牌的死線,明年首季將正式諮詢市場。
過往港交所對停牌公司較寬容,但不少公司「放慢手腳」,戴希望訂死線可迫令公司盡力復牌,但指強制正接受監管機構調查的公司除牌,則未必公平。
對於股東如何放售「蟹貨」,避免股票變廢紙,戴表示會研究外國的場外(OTC)交易是否適合香港,但不傾向股份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買賣。有業界認為若小股東無法退出,依然不公平。
上市公司高層彭沛然指出,復牌公司多數會作股本重組,大幅攤薄小股東權益,故同意應設自動除牌機制,封殺大股東賣殼甩身的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