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着本土情緒興起,對於「六四」,香港人的確少了一份熱心,年輕一代甚至說要放棄悼念六四。有人說不悼念等同「放過」中共政權,但放下悼念六四的堅持,箇中原因可能是相比起今天中共粗暴的殖民,當年發生在北京的「六四」對今天的香港人來說少了一種切膚之痛。
以往對於活在太平盛世的香港人來說,六四是召喚抗暴精神的一個切入點。認識六四,我們都是站在圍牆的另一端,透過傳媒和逃亡者的親述,以遙距方式接觸,儼如觀看一齣史詩式的民運電影,令人動容,深深觸動神經。所以過去20年,我們在維園點起燭光,重唱《血染的風采》,心情會再次激盪。然而,近年香港的急劇衰敗,暴政種種劣行遍及我們的每寸空間,並肆意蹂躪香港人,還需要透過「六四」來召喚抗暴精神嗎?大抵不必。不將悼念六四視為抵抗暴政的必然義舉,全因為我們早已有更貼身的抗爭理由。
有人表示不悼念六四,不等於已忘掉初衷,正如「南京大屠殺」之前,其實也有「濟南慘案」和「鎮江屠城」等日軍大屠殺。難道今天我們沒有為上述兩事「立案」悼念,又會說成是忘記日軍的暴行?當然不會!
其實更可悲是,就算支聯會「平反六四」的口號真的獲兌現,那代表了甚麼?又保證了甚麼?大陸30多年前何嘗不是為文革的受害者平反?但今日新一股文革風潮依樣悄然而至。要中共平反六四,就像要求一個「情場大話精」講以後愛你一個。即使佢話「好啦!中央平反六四了,王丹可以回來跟彭丹一齊做政協」,但一個轉身,又用一些不成理的理由指控你尋釁滋事,會是奇事嗎?一個劣迹斑斑的獨裁政權,就算「轉死性」認錯,都不表示它有意改過。
當然,我始終覺得,仍有心悼念六四的,繼續下去是好的;覺得夠了的,便繼續針對所關心的議題抗爭,不應視為無法相容的矛盾。真正要鄙視的,是那些當年又登報又扮激動地譴責屠城,今天卻舔鞋底舔到津津有味的政治契弟。
勇先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