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糭】遊人絕迹山水甜美 沙頭角客家灰水糭

【香港有糭】遊人絕迹山水甜美 沙頭角客家灰水糭

端午,吃糭。坊間的鹹肉、鹼水、紅豆、綠豆……口味越出越新奇,越出越驚喜。偏偏在沙頭角的担水坑村,有兩位客家嬸嬸,一直堅持要做她們家鄉最傳統的糭-灰水糭。

「這條村沒有人會做灰水糭了,只有我們兩人才儍得繼續做,很辛苦的!」李姑和袁女士是担水坑村土生土長的客家人,從小媽媽和叔婆身邊團團轉看她們包糭,更承傳了這門傳統客家口味及技術。沒錯,做客家灰水糭的確辛苦。烚糭用的水,是親力親為從後山擔回來、未經污染的山水,由於通往小溪的路是遊人禁地,故山水特別甜美。柴火爐,是李姑老公華哥親手做,體積也不少,用柴火的好處是受熱夠均勻,一次煮上百多隻都不怕會出現半生不熟的情況。「一隻又要用半天,一百隻又用半天,怎會為你那十多隻開爐呀,這麼浪費。」李姑說。

李姑及袁女士做的傳統客家灰水糭,灰水是用上荔枝柴及龍眼柴燒成灰,然後連上山採摘回來的榕樹葉混合山水一起煲,偶爾還會加上花生苗,煲完再經多重浸泡和十多次的過濾後,待涼便完成。灰水既沒有一般鹼水糭濃烈的苦澀,李姑還說純天然灰水正氣和健康得多。而花生糭則是用上糯米、花生、葱頭及蝦米,花生葱頭蝦米會預先炒香,再搓成一小件才放進糯米中,帶陣陣花生香,但一烚就要八小時,所以不會隨便開爐,要收到定單才會做。

袁女士說,近年糭的材料價格上升,她們無奈也要加價,約比兩年前貴五六元左右,而且只有她們兩對手做,也不敢接太多定單,只好盡力而為。

查詢:[email protected](最少一星期前預訂,不設送貨)

記者︰黃依情
攝影︰黃子偉

用柴火及山水做的灰水糭,是傳統客家的風味。

誰說男人不細心,李姑老公華哥總會適當時候提醒老婆夠鐘加水及收糭。

柴火爐由華哥自己搭建,再找人專程打造鐵鑊,一次可烚逾百隻客家糭,柴火還會有種獨特的煙熏香氣,是石油氣做不出來的。

袁女士和李姑每年端午節也會做糭,但因為只有她二人做,只會盡力接定單。

包糭的水是用了後山溪水,清甜無比,由於通往小溪的路是遊人禁地,因此才可保持潔淨純美。

客家灰水糭,味道清甜,煲了四小時的紅豆軟綿綿的,不會太甜,不必沾糖也很美味。$18

客家花生糭,用了炒香的花生、葱頭及蝦米做餡,非常惹味,煮足八小時,還帶有陣陣花生香。$20(加鹹蛋$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