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綠化天台出事那天,我就想,教育局長會不會也隨着鬧事?果然不負眾望,他又講錯話,沒辜負了以百萬計年薪,從公帑中分一些紅利,娛樂市民──是的,苦中還不能作樂,市民情緒會爆煲的,吳局長在這方面有維持社會穩定作用。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笑了;吳局長一講話,市民恥笑了,自覺走投無路可以去當官,有這樣的官,是官逼民不反。
這次毫無例外,又是毫不修飾,說了一句大白話,每個人都有共鳴,可每個人聽了都又好氣又好笑。城大天台倒塌那天是星期五,局長在一個座談會講感受:「啱啱上個禮拜我本來諗住放假……好舒服,點知突然有個綠化天台倒塌問題,於是乎諗住單一事件,點知發覺唔似係單一事件……」
此話一出,不出事才怪。局長會以為只有一間學校綠化情況一無所知,放下不表,那句「本來諗住放假,好舒服」,本來是所有人的感想,不過又要再一次強調,有些事情,只能想,只能做,不能講。你不是上班族代言人,也不是普通打工仔,打工仔放假,也隨時會收到老闆的追魂令,老闆更無沒有週六日任天塌下來也不管的專利,更何況你是局長,是全天候待命的。更何況放假,是你的敏感詞,兩天不夠去日本看紅葉,有多舒服。你舒服,聽的人很不舒服,不考慮別人感受,就是不會做人,只配做官。
梁振英旗下愛將有個特色,就是越兜越荒謬。一個超錯的人,講對了內心話,一定等於講錯話,以吳局長為例,「大部分人諗住禮拜五晚期望住禮拜六禮拜日」,充分反映當這個局長的心態,所以絕不能承認講錯,一定是大家聽錯。
這次,是大家「斷章取義」,他隱晦神秘的意思,其實是指「放假」是「每一個校長喺激變社會裏面面對嘅挑戰」。
放假為什麼變成校長在激變中的挑戰?好深奧,可以成為明年還魂的TSA試題;被斷章的原來是校長,被捱義氣的,原來又是校長。上次局長不服氣,原來是局長代表校長不服氣,看來,往後,局長口說自己,雖隻字不提,同時自動等於說校長,是局長斷章,我們幫他補漏就對了。
這就是不會做人了,校長雖然也是人,放假自然比上班舒服,但被你拖下水,彷彿與你一般見識,一般待遇,對校長來說,是一種羞辱,你以後有何面目跟看不起你的人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