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推視像櫃員機增效益

富邦推視像櫃員機增效益

【本報訊】金融科技是銀行業發展大勢,富邦銀行(香港)(下稱富邦)執行副總裁兼零售銀行部主管葉嘉敏表示,該行引入「真人螢幕對話」的視像櫃員機(Virtual Teller Machine),並非為了節省成本或人手,但此舉對提升資源調配及營運確具效益,她預期未來3年內,當旗下分行完成優化網絡計劃變身為「iBranch」(智慧型分行),加上其他電子化銀行服務,該行整體成本對收入比率,可望降低約5個百分點水平。
去年底富邦成本對收入比率為61.6%,前年更達68.7%。本港經濟放緩,零售銀行自然經營艱辛,不過葉嘉敏認為「有危亦有機」,預期今年收益仍可達一成增長目標;至於無抵押私貸生意,受去年下旬市場電話詐騙等問題影響,加上近期破產率回升,估計今年業務「絕對係低單位數增長」。

今年增至5部

目前該行共有23間分行,在灣仔及西環開設的iBranch,各有兩部屬第1代的視像櫃員機,製造商NCR正研發第2代可供24小時服務的機種,料下半年面世;她估計今年內,該行設立的視像櫃員機(包括第1、2代)可增至5部。
本港偏遠或較多長者聚居的基層地區,常因缺乏銀行分行被公眾垢病。葉嘉敏指若第2代視像櫃員機面世並暢順運作,可以「是業界一個方向(補足網點)」,富邦亦會研究在沒有網點的地區,設置視像櫃員機的可行性。葉嘉敏表示,灣仔首間iBranch去年底投入服務,「變身」投資額雖達1,000萬元,但新客戶增速較翻新前多了3、4倍,現時兩間iBranch的個人客戶,逾半交易已移至視像櫃員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