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洗衣粉「黑人漂黃」廣告,在中央台播出,被指為種族主義,引起美國國民憤怒。中國「環球時報」呼籲美國公眾不要太緊張,要「放鬆一點」(Lighten Up)。
中國人並不是歧視黑人,只是覺得在外貌和膚色之上,白人和黃種人比黑人更美。
一九七九年,我在北京的西單,看見一大群穿毛裝的北京市民圍着一家三口白人,凝目觀看。原來那時中國人沒有見過白人,覺得像外星來客。有兩個膽大的大媽趕前觸摸白人女童的金髮和面孔,發出奇怪的「嘖嘖」聲。
時至今日,偶有中國城鎮的男青年,娶了一個烏克蘭金髮女子,金髮美女在農村穿一件紅衣與中國新郎拜堂,成為大陸網絡走紅的新聞,中國人很羨慕,覺得光宗耀祖。
然而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去非洲謀生,許多單身漢因為生活苦悶,最終娶了非洲的黑婦為妻,生下膚色黝黑、鬈短髮,但是小眼睛的中黑混血兒,外表相當趣怪,我看了,也即刻發笑,對不起,我只是忍不住,中國網絡也有過一兩個這樣的報道,卻比較低調,令人覺得明顯不是那麼令人羨慕。
「星球大戰」第七集來到中國發行,海報上的黑人男明星的大頭照,也要縮小,因為中國人不能接受荷李活美國電影由一名黑人來做主角,未見美國民眾抗議。
中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龐大市場,基辛哲時時向美國民眾提醒這一點。美國人應該明白:市場就是市場,市場的口味,沒有所謂道德和不道德。三十年來,西方產品包括荷李活電影,都要對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市場遷就、適應、尊重,而且中國人對於種族膚色的觀感與美國不同,也應該得到包容。
荷李活電影給中國市場看的,也要遷就中國人,何況一種中國市場內流行的中國洗衣粉,並無輸出美國(輸出了,美國人也不敢用,充滿歧視地覺得Made In China必是劣貨),完全是中國的文化內政,不知道美國網民抗議什麼?
是不是以後中國的產品,做電視廣告,若涉及膚色不同的「老外」角色,都應該請美國紐約大學文化研究系一名黑人女教授來審查?讓你美國人來審查廣告,那麼中國的中宣部、電影電視局,成立來做什麼?這一點,我支持「環球時報」和全體讓西方帝國主義指手劃腳欺負了一百年的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