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改編歌報哀音大學生用自己方式悼六四

唱改編歌報哀音
大學生用自己方式悼六四

早前學聯決定退出支聯會,缺席維園六四27周年集會,多間大專院校亦決定另行舉辦六四論壇,但多間大專院校的學生選擇自發組織落區「報哀音」,以另一種方式喚醒市民平反六四。

今年六四,香港理工大學哀音隊、香港浸會大學學生、香港樹仁大學社工學生,組成「聯校哀音隊」,將繼續以歌聲重提六四,並以「民主覺醒,世代共爭」為題,今晨約三十名同學在中環碼頭進行第一輪報哀音活動,他們為六四死難者默哀後,先後獻唱由富士山下改編的《天安門前》、《民主會戰勝歸來》、《黃雀飛》等歌曲,吸引不少市民圍觀。

活動籌委樹仁社工系黃同學表示,今年的報哀音活動由去年六間院校改由三間院校舉辦,是想將「平反六四」遍地開花,「我哋同中大、港大、明愛等院校傾過,大家想分開搞六四活動,令活動去到更多地區。」

對於近日學聯退出支聯會,黃同學不認同是分裂行為,反而可表達更多聲音訴求,他相信即使有不同六四活動,但大家都是表達「爭取民主,平反六四」。他指自己會出席支聯會維園晚會,「我認同支聯會理念,始終香港係中國一部分,要爭取民主,必須推翻共產政權。」但他強調尊重其他院校所舉辦的六四活動。

浸大社工系學生Macy同樣表示會出席支聯會集會,「我自己比較支持悼念方式,對死者表達敬意,同時令大家記得事件」,對於近日樹仁編委吳桂龍以「鴇母」比喻支聯會,Macy稱即使不認同對方理念,仍應互相尊重,但她否認今年六四活動有分裂,反而是遍地開花,更多聲音得以表達。

理大張同學則表示近年支聯會的六四活動出現僵化,需要新的方式啟示大眾,她支持有不同形式的六四活動,「除咗悲情外,當中六四民主運動發展、組織,其實同雨傘運動好似,可以值得研討。」她指六四當晚自己不在港,但若然在港,會選擇出席11個院校舉辦的論壇,以探討六四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