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人去玩,齊齊噴過蚊怕水,明明大家都衣着差不多,為何遭殃的總是我?原來蚊揀人咬有特定準則,就如你和我揀食乜都有原因一樣。除噴蚊怕水、貼蚊貼、戴驅蚊帶這些用化學品的方法,不如參考一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研究團隊去年做過的研究,知己知彼,睇睇有無得避?
準則一:二氧化碳
遠距離時,二氧化碳最吸引蚊子,人呼吸會排出二氧化碳,牠們會追蹤二氧化碳找到你。
準則二:視覺
當沿着二氧化碳追蹤到你後,蚊子見到黑點便會降落,所以不要穿那麼深色,政府廣告常說的「淺色長袖衫褲」就係咁解。
準則三:熱度
若追蹤不到二氧化碳,蚊子會主動接近攝氏37度的物體。蚊對溫度的感應於2至3厘米內最敏感,若加上水蒸氣(即流汗後的情況),蚊子對溫度的感應範圍會再擴大。
總結以上準則,如果你剛做完運動、體溫高、流大汗、呼吸急促時散發較多二氧化碳時,可能要避免待在蚊子出沒的地方,避到就盡量避啦!
記者:陳穎欣
資料來源:van Breugel et al., Mosquitoes Use Vision to Associate Odor Plumes with Thermal Targets, Current Biolog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