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龍】直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現場

【文化沙龍】直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現場

有48個國家共同參與的第十五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今日正式開幕。《果籽》親身在水都會場直?,各國建築師與藝術家在古舊建築群中,展示現況、未來建築趨勢與生活反思。

今年雙年展主題是「前線報導」(Reporting From the Front),一反過去只關注建築專業族群的慣例,意在關注建築與普通人民生活的聯繫,冀讓更多的人了解建築的意義,意喻在資源缺乏下通過民間合作共同找出路,在環境挑戰下提昇生活質素。總監Paolo Baratta總結:「建築行為本身是社會和政治生活的工具,要求我們在更高層次來評估私人行為對公眾帶來的後果。」

策展人是普立茲克獎 (Pritzker Prize) 得主的智利建築師 Alejandro Aravena ,他以為智利的窮人建造廉價住宅而揚名,呼籲建築界要面對新世紀的新挑戰。今年共有五個新增參與國家,包括立陶宛、西非的奈及利亞、菲律賓、塞席爾群島及也門。

主場館門口擺放的裝置,是用上屆雙年展用剩一百噸廢料所製成,希望大家反思建築上的環保議題。

主場館門口擺放的裝置,是用上屆雙年展用剩一百噸廢料所製成,希望大家反思建築上的環保議題。

主場館門口擺放的裝置,是用上屆雙年展用剩一百噸廢料所製成,希望大家反思建築上的環保議題。

主場館門口擺放的裝置,是用上屆雙年展用剩一百噸廢料所製成,希望大家反思建築上的環保議題。

香港館以東方謀略經典《三十六計》套用在現實困境中,透過十多位年輕建築師的作品,試圖提供積極的解決方案。中國國家館以「平民設計、日用即道」為主題,展現民間智慧如何妙用在建築的各方面,包括鄉村建設當中蘊藏的高深技巧,尋找被遺忘在日常建造和尋常器物的生活智慧。台灣主題是「台灣製造」,從自身資源中尋求突破建築契機。雙年展由今日正式開幕,展覽至11月27日。

記者:鄭天儀
攝影:梁志永

主場館門口擺放的裝置,是用上屆雙年展用剩一百噸廢料所製成,希望大家反思建築上的環保議題。